他要让“陪伴机器人” 像13个月大孩子一样能“思考”

辽沈晚报 2019年11月29日

关月(左)与合伙人李德强共同成立沈阳芯魂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究机器人大脑,让“陪伴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思考。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李娜 摄

创业·人物

目前,市面上90%的机器人都是依靠语音或文字接受指令、存储记忆的,在与人聊天时是没有画面感的。沈阳的一家科技企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一种可以“思考”的芯片,它能让机器人像13个月大的孩子一样识别人类的手势、动作,随时随地“学习”人类的语言和行为,从而达到“交流陪伴”的作用。

这家公司就是沈阳芯魂科技有限公司,它的创始人关月毕业于东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2011年,他辞掉了北京互联网公司的高薪职位回沈创业,研制出的“芯魂大脑”机器人已拥有13个月大孩子的智商,能给人们带来依赖感和陪伴的快乐,主要应用于陪伴机器人,特别是宠物机器人。

“想做点一般人干不了的事”

辞掉北京高薪工作回到东北

跟大部分创业者一样,关月也有一颗“不安分”的心。2009年大学毕业,关月就成了“北漂”大军中的一员,在北京一家知名的网络公司做数据挖掘工作,“你们大学时候玩偷菜的时候,我就在后台给你们整理数据呢!”回忆起当时的工作,关月笑着说。

在工作了1年半以后,关月怀着一种“想做点事,想做点一般人干不了的事”的闯劲儿,辞掉了北京的高薪工作回到了东北,在离老家不远的长春研究教育软件。当时,教育软件刚刚兴起,很多项目的标准、框架都没有成型,全部需要关月和团队一起研究,“那时候工作中确实遇到了不少阻力,但是我始终觉得我们是拥有很强的能量,就这样所有的困难都被一一克服了。”

但毕竟,给别人打工不是关月的目的,他心里始终有个“创业”的梦想。2013年,关月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回到了沈阳创业,同样是做自己擅长的教育软件行业。“我们当时四五个同学一起,别人能做的,我们也可以。”在这种劲头下,关月和团队研发了一年多,终于研制成了一款比较成型的教育软件,还接了两个500万的大单,“但需求方却在最后阶段抛弃了我们,这个事对我们打击也挺大的,已经跟了两年的项目,投入了团队大部分的人力物力,就这样停了,我们也挺灰心的。”

攻克复杂技术难题

一连几天没出屋

教育软件肯定是做不下去了,关月去北京拜访了曾经的同事和好友,考察了一个月,经过认真研究,关月发现很多公司正在研发陪伴机器人,但他们的研究重点却是电机、外壳等这些硬件,而对智能的研究却少得可怜,于是他决定,“做点别人都干不了的事”,把创业的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里,2015年,关月和团队开始专注于机器人智能的创新和研发。

“机器人是每个孩子的梦想,我也不例外。但制造机器人还要从大学时说起,那时我看了很多机器人方面的电影,经常去隔壁的机械学院看人家研制的机器人,看着他们输入完程序,敲下回车,机器人自己动了起来,我会高兴地跳起来,甚至忘记了那个行为和我没有任何关系”。“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机器人都只能说是机器,而并不能说是机器人,”关月解释道,“虽然大家都在研究类人机器人,但是真正能做到图像与语音混合学习的却很少。”

为了专心做研发,关月专门租了个房子跟家人分开住,为的就是能够一心做研究。为了研究出基于生理上、模拟人类大脑的机器人,关月自学了脑科学、神经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将其应用到机器人的编程中,“由于人类还没有完全解密大脑,所以就没有办法建立真正的脑模型,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基于已有的脑科学知识和一部分自己的假设建模,然后测试,在反复的建模和测试中寻找答案,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在攻克一个非常复杂的图像处理问题的时候,关月一连几天没有出屋,问题解决后,他的头发却白了一绺,“经常听说创业者愁白了头发,我不以为然,直到自己的头发白了……”

机器人像13个月大的孩子一样能思考

关月所研究的机器人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可以在陪伴的过程中同时学习,通过视觉、听觉、运动、触觉等感受人类的生活习惯,在听到、看到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从而学习形成适应人类的行为能力。“当它看到距离桌子很近的时候就会后退,当它听到人类挥手说‘拜拜’时也会挥手说再见。”在关月看来,真正有“大脑”的机器人不应只关注于外形,它的核心技术就应该是“大脑”,这就需要设计者充分了解脑科学,了解大脑的运行机制。

据关月介绍,目前,团队已经通过软件实现了类脑计算,大大降低了类脑计算对多学科知识及产业链的依赖。同时,在完成学习功能的前提下,还实现了对情感的整合,“机器人可以通过人的表情、声音感受人类的情感。”不仅如此,在未来发展上来看,从宠物机器人到助理机器人,再到类人机器人,为将来技术研究和产品商业化落地开辟可行性更高的路径。

目前,关月和团队已经完成了机器人“大脑”机理的研究模型创建,它的核心产品芯魂机器人大脑是一个让机器人拥有思考能力的芯片,也可以说是算法。“安装了芯魂机器人大脑的机器人在行为上会像13个月人类孩子一样”。它们将成为老人、小孩等相对孤独人群的玩伴,将带给他们被依赖、被需求及养成快乐。

在今年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芯魂机器人大脑项目荣获辽宁省赛区行业赛第二名,并入围电子信息行业全国总决赛,得到多个投资机构和个人的青睐。

未来三年覆盖10%陪伴机器人市场

芯魂机器人大脑项目主要用于类脑计算,打造会思考的机器人大脑。与深度学习对比,类脑计算拥有更好的创新性、更强的适应能力。安装了芯魂大脑的机器人主要应用场景是陪伴机器人,特别是宠物机器人。项目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向机器人厂商出售软件授权及售后互联网增值业务。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将机器人送到芯魂科技公司进行安装调试,“现在有一个专门投资陪伴机器人的资方正在对接我们的项目。”关月表示,第一个应用芯魂大脑的机器人,将于2019年12月投入市场,未来三年将覆盖10%的陪伴机器人市场。

对于未来企业的发展,关月和团队很有信心,“我们有明确的想法和坚定的目标,再加上我们团队成熟的技术和不怕吃苦的毅力,成功不会离我们太远。”

作为创业道路上的“过来人”,对于同样有创业想法的人们,关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有想法创业最好先研究好市场,没有必要一下子就辞职去创业,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准备,等时机成熟之后再孤注一掷。”同时,关月也认为,创业之初找到一个适合的孵化器可以事半功倍,“最开始创业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一头雾水,孵化器的指导可以给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可以给出很多有益的意见,所以还是建议大家确定好项目之后可以先找孵化器,之后再一步一步研究创业项目的发展。”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