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 沈阳高新区发20个“政策红包”

辽沈晚报 2019年10月30日

首次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 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

企业在高新区购买楼宇、厂房 作为办公、研发及生产用房的给予一定补助

昨日沈阳高新区举办了2019年创新主体奖励大会,发布了沈阳高新区关于加快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体育休闲四个主导产业发展的20条政策措施。沈阳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张书炜介绍,高新区计划每年安排5亿元左右的资金用于兑现该政策。

昨日高新区还奖励了316家企业、445个项目,奖励金额达8420万元。

截至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历史性达到506家,超额完成全年突破400家的目标;其中新认定高企183家,比去年增长84家;高企总量、增量均为全市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总数达639家,比2018年全年增长299家。国家级瞪羚企业累计11家,新认定3家。技术研发机构达到179家。

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企业等将获奖励

高新区产业政策20条将重点支持高新区各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平台化大企业三类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高成长企业突破500家,平台化大企业突破50家。

对首次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期满后再次获得认定的给予一次性5万元奖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首次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基础上,再给予一次性30万元奖励。对纳入市科技小巨人培育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对迁入的区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当年新入库企业每家给予一次性5万元奖励。

对首次获得省级备案或沈阳高新区备案的独角兽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种子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和潜在瞪羚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200万元、50万元、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奖励。对首次纳入区高成长企业培育库的企业,给予一次性5万元奖励。

对于省级或区级备案瞪羚独角兽企业,备案2年内在高新区购买楼宇、厂房作为办公、研发及生产用房的,按购买价格的10%给予补助,其中,独角兽企业和潜在独角兽企业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种子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和潜在瞪羚企业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科技企业到高新区落户将给予用地用房补助

为了吸引企业到高新区落户,将给予重大和特色产业项目用地用房补贴。对于由四个主导产业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企业500强、行业30强等关键龙头企业以及独角兽企业、关键配套企业在高新区购置土地,项目落地当年到位资金亿元及以上的,并已形成实收资本或固定资产投资的,可按当年实收资本或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1%(金融类企业按1‰)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购置产业楼宇和标准化厂房,可按当年实收资本或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5%(金融类企业按5‰)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对于高层次人才创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人员创业、高管创业、师生创业等初创科技企业,经高新区有关部门认定审核合格、入驻高新区自有孵化器或高新区与企业共建孵化载体的,可以给予“0235”政策支持,即第一年免租金,第二年免除80%、第三年免除70%、第四年免除50%租金。

高校在高新区内建立科技园

三年内每年最高给予300万元运营经费

本次出台的产业政策还新增了对于高校的奖励。高校院所、企业、产业园区等结合高新区四个主导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在高新区设立企业法人性质新型研发机构的,根据研发经费投入、科技企业孵化、技术服务、人才引进培养、专利申请、活动举办、国际化等预期及绩效,给予不超过3年每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运营经费支持,每年考核一次,根据上年考核结果确定下年支持额度

鼓励建设大学科技园。对区内外高校在高新区建设大学科技园,根据孵化面积和拟入驻企业情况,给予不超过3年每年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运营经费支持,每年考核一次,根据上年考核结果确定下年支持额度。

支持区内外的重点高校、职业院校、教育机构、培育机构设立交叉学科专业和学院以及商学院,培育技术人才、工匠人才及伟大企业家,根据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给予办公场地、固定资产投资和办学经费支持,给予不超过3年每年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运营经费支持。

评选优秀专家 最高每年奖励20万

还将重点支持产业人才引进、发展、培养。对当年通过高新区申报并获批的全市顶尖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高级人才5个层次人才,当年分别奖励顶尖人才10万元、杰出人才8万元、领军人才6万元、拔尖人才5万元、高级人才3万元。对企事业单位引进的专业技术领域急需优秀博士,给予连续两年每年1万元奖励。对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基地一次性资助5万元;对新建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10万元资助。

每两年评选一次区优秀专家,综合个人素质、取得成绩、所做贡献等方面对申报人才进行评价,得分排在前5名的按每人每年20万元、得分排在6-15名的按每人每年10万元、其他人员按每人每年5万元的标准进行奖励,连续奖励两年,6年内不得重复参评。

支持国内外高品质中小学、幼儿园、国际学校和医院、健康服务机构等到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协调省市有关部门优先保障用地,并给予固定资产投资、运营经费等支持。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胡婷婷

相关

新闻

沈阳高新区发布瞪羚独角兽企业榜单

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 10月29日,沈阳高新区发布2019瞪羚独角兽企业榜单及《发展报告》,21家企业入围,其中,无距科技、上博智像分别入围潜在独角兽企业、种子独角兽企业;中科韦尔、沈阳美行等11家企业入围瞪羚企业;点为信息、东科电力等8家企业获评潜在瞪羚企业。

沈阳高新区2019年度瞪羚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显示,成长速度快,税收贡献突出成为此次上榜的21家瞪羚独角兽企业的一大亮点。数据显示,2018年营业收入为18.3亿元,平均每家企业营业收入为0.8亿元,3年营业收入实现翻倍,复合增长率达26.6%;2018年瞪羚独角兽企业纳税总额达到8490.4万元,平均每家企业纳税404.3万元。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研发人员占比高,整体研发投入强度较大是这21家企业的共同特性。《发展报告》显示,上榜瞪羚独角兽企业2018年研发投入为1.7亿元,平均每家企业139.1万元,近四年复合增长率为21.7%;2018年高新区瞪羚独角兽企业研发人员数量为1871人,平均每家企业81.3人,近四年整体研发投入强度为10.5%,高于国家7%的平均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沈阳高新区上榜21家瞪羚独角兽企业中有19家出现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三大产业,占比达90.5%。其中在智能制造领域诞生了14家瞪羚独角兽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共有2家瞪羚企业、1家潜在瞪羚企业;在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产业诞生了2家瞪羚企业。

从企业来源类型来看,这21家上榜企业主要来自科研人员创业、大企业平台化、区外龙头设立子公司等。科研人员创业使企业创业即带有科研基因,硬科技属性明显;大企业平台化、区外龙头设立子公司则使企业能够借助优势资源快速获取品牌、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支持,从而实现企业快速成长。

据了解,“瞪羚”是一种善于跳跃和奔跑的羚羊,业界通常将高成长中小企业形象地称为“瞪羚企业”,一个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越多,表明这一地区的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越快。截止目前,浑南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39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国家级瞪羚企业达到11家,2019年新认定3家。据悉,今年全省共有130余家企业备案瞪羚独角兽企业,沈阳高新区瞪羚独角兽企业数量在全省国家高新区中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