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北海岸线上一抹红 见证辽河口湿地的沧海桑田

辽沈晚报 2019年10月16日

红海滩四月初为嫩红,渐次转深,十月由红变紫。 盘锦市委宣传部供图

盘锦境内,海岸线绵延107公里,因其纬度最高,故为中国最北海岸线。

辽河携卷泥沙从此入海,潮起潮落,咸水、淡水往复冲撞……古老的潮间带造就了令人感叹的天下奇观,翅碱蓬和芦苇荡交错生长,从夏季至金秋,“宝泥滩”上是一片片亮眼的红色。

“红滩绿苇”养育一方百姓,孕育出特有的湿地文化,从追逐潮汐而来的渔民,再到在滩涂种植水稻的工农,以及曾经商贾重镇遗留的诸多老字号,渔雁文化、稻作文化、商埠文化在此交融。

随着泥沙沉积,这段海岸线不断向大海推进,沧海桑田中,盘锦红海滩不仅是一处风景名胜,更是辽河口湿地文化的标志、象征。

“红滩绿苇” 养育一方百姓

目前,世界有100多种碱蓬草,盘锦红海滩生长的是独特的翅碱蓬,它的两片叶子对长,像一双小鸟的翅膀,颜色是赤红色,也与“翅”谐音。

在涨潮落潮交汇的滩涂湿地上,翅碱蓬和芦苇荡交错生长。红海滩四月初为嫩红,渐次转深,十月由红变紫,最佳观赏时间为五月至十月。

作为辽宁的风景名胜,2013年,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兴建之初,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公厕不够用,游客动线简单。现如今,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景区设有十余个景点由一条沿海公路串连而成,朝海面碱蓬铺岸,滩涂霞染。

依托红海滩景区,当地形成了产业集群,47岁刘艳华是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的一名保洁员,在景区工作已经近7年,是距离红海滩景区最近的赵圈河镇原住民,她的丈夫也在景区做保洁,姐姐开农家院,一家人的生计都来自于这片“红滩绿苇”。景区员工90%是当地居民,每年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从业人员将近3万人。

为了将红海滩打造成盘锦对外的名片,景区在管理上,景区所有商业行为进行统购统销,所有价格都是明码标价,而且是平价销售。

深挖辽河口文化 红海滩找到唯一性

中国最北海岸线是国家性地标,辽河口是世界性地标。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就位于此线之上。“依托独一无二的地理坐标,深入挖掘辽河口文化,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找到了唯一性,增加了可辨识度,迎来了新契机。”辽河口文化研究会会长杨洪琦说。

河水的冲击,带来了大量泥沙,其中夹杂着各种养份以及有机籽等,沿海渔民称其为“白浆水”、“宝泥滩”。特有的自然环境,致使辽河口湿地渔业资源丰富,“我小的时候,在二界沟一代,渔民出海捕上来的渔货,经过人工炸熟,运之场子进行晾晒,对虾随手可捡。”已经花甲之年的杨洪琦回忆说。

清末,当地丰富的海产品资源吸引了山东、河北等地的居民来到盘锦,杨洪琦介绍,有的是乘家眷船从渤海的莱州湾和渤海湾延海岸线来到了辽东湾的辽河入海口,有的是从陆路徒步,沿海岸线,途径山海关到达这里的。在徒步行走过程中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到达辽河口时近万人。“他们在过完元宵节后出发,到中秋节之后陆续返回故乡。”

春去秋来,渔民们如同候鸟一般,奔波在海岸线上,这就是随红滩绿苇而形成的渔雁文化,为了研究辽河口文化,多年来,杨洪琦走访于寻常百姓家中,他发现时至今日,在二界沟、荣兴地区还存在着渔雁文化的痕迹。

“首先是有些人的口音在二界沟还仍然保留着纯正的河北省乐亭口音,就是平时扭的秧歌也跟东北地区有所区别,盘锦人将这种秧歌称为‘老呔’秧歌。还有就是一些民宅,还保留着河北式的囤顶房。”杨洪琦说。

稻作文化兴起 多民族融合

时间流逝,辽河带来的泥沙持久沉积,也使得这段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推进,曾经的大海逐渐变为滩涂,滩涂逐渐抬高,久而久之变为陆地,杨洪琦说,在这里待久了,就能切身地感受到沧海桑田的每时每刻。

滩涂形成的陆地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生活起居场所,一部分曾经往返于故乡于盘锦之间的渔民开始在此定居,“盘锦当地很多地名都是用岗子、台子、坨子等,这都与滩涂增高变为陆地有关。”

同一时期,大批境外侨民涌入,水稻种植技术随之来到盘锦,稻作文化由此兴起,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盘锦大米享誉全国。

杨洪琦介绍,起初并没有形成大面积的耕种,种植农户利用潮汐落差,通过河堤上的挡板,引水种植水稻,直到1928年,兴建水利设施,利用泵站提水,出现了规模化种植。

到上世纪60年代,成立盘锦垦区,灌溉水网不断延伸,大面积沼泽变成了粮田,北国鱼米之乡基本成型。

新中国成立之后,部分来到盘锦的侨民并没有迁走,仍旧守着一亩亩的稻田地。目前,盘锦仍有不少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村,也展现出了盘锦多民族融合的特点。

老字号集体申遗 进驻“老街”获新生

谈起辽河口湿地文化,田庄台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地方。权威资料记载,盘锦曾是辽河航运进出东北的通道之一,从吉林的郑家屯到营口,共有187个码头,田庄台就是其中之一。“每一个码头都是当地的经济中心,呈扇形辐射周边,田庄台作为官码头,很多小吃聚集在此。”杨洪琦说。

随着1862年营口港开埠,田庄台逐渐失去了以前的功能,但一些小吃老字号一直传承下来,见证了湿地周边商埠文化的变迁。

杨洪琦在7岁至13岁这个时间段内,在田庄台生活过,他记忆中的田庄台到处都是前店后厂或后居的老店铺,满街筒子都散发着香气,“不过这种味道由盛到衰已经很多年了,逆袭是这最近10年来的事。”

杨洪琦介绍,一位在外打拼多年的盘锦民营企业家,回到盘锦后,重新盘活一栋烂尾楼,并把20余家田庄台小吃集中起来,打造了“辽河口老街”,儿时的记忆以及对家乡的乡愁在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事实上,而杨洪琦从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帮助当地一些传承多年的老字号打包申遗,挂上非遗的牌子,商家的生意也日渐红火。

“不仅要有静态的保护,还要有动态的传承。”杨洪琦说,“今年,这么多家田庄台传统小吃店在‘辽河口老街’集体开张,场面比集体婚礼都热闹,都在二楼,从东往西,这些家的老板娘和老板啊,从上午9点一直忙到晚上9点,个个脚不沾地,走路带风,那也完全供不上。”

共同努力 守护自然的馈赠

鲜为人知的是,红海滩其实十分脆弱。多年来,盘锦市对红海滩景观不断地进行保护和“抢救”。

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给出了几项可能导致翅碱蓬退化的因素,如近年辽河径流淡水资源补给不足、滩涂淤积速度加快、招潮蟹摄食等。但究竟这些因素以一种什么样的规律结合在一起,导致翅碱蓬的死亡,科研机构尚无定论。

从2017年开始,景区保留了靠海部分的芦苇,一来可以作为第二年春天候鸟迁徙的栖息之所;另外,残留的芦苇还能遮挡一部分从海上飘来的废物和垃圾。在此基础上,景区还保留了廊道核心景点两侧的枯萎翅碱蓬,并对摄食翅碱蓬的招潮蟹进行隔离和人工抓捕。

景区总经理助理丁存利表示,事实上,翅碱蓬是湿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生态修复做得好,对翅碱蓬的生长也有巨大益处。“仅仅清理海洋垃圾,景区就要出动几百人,干上几个月,在此基础上,一些已经出现斑秃的位置,我们还会进行人工的补植。”

近五年来,盘锦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积极修复退化湿地,对绿苇进行人工灌溉补水,把养殖池塘恢复自然原貌,严控农药化肥使用。在无数盘锦人的共同努力下,去年,红海滩景区翅碱蓬的面积较2017年增加了三分之一。

冲刺5A 辽宁生态美走向全国

随着时间的积淀,“红滩绿苇”逐渐成长为独特的文化品牌,2017年,红海滩通过国家旅游局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通过省相关部门初评等,并对廊道景区的交通、游览、安全、卫生、购物、邮电、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进行现场自检自查,针对存在不足制定整改方案,并按照整改方案完成廊道景区整改提升工作。

另外,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专家组评定,推出首批10家国家湿地旅游示范基地,盘锦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入选。

盘锦市文旅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世界奇观红海滩、蓝色的大海、绿色的芦苇荡、金色的稻浪和黑色的石油,组成了盘锦特有的“五色”旅游资源。去年盘锦共参加全国各地旅游产品博览会10余次,利用大数据精准对焦目的地城市,以开拓市场。

红海滩不仅是盘锦的地域名片,也是全省、全中国的名片,是向世界展示的窗口。盘锦人也在逐步实现引客入盘,把以“红滩绿苇”为代表的辽宁生态之美推向全国。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