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话剧《国徽》首演剧照。图片由沈阳话剧团提供
10月6日至7日,由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沈阳市文化演艺中心)、沈阳演艺集团、沈阳话剧团倾力打造的大型话剧《国徽》在沈阳盛京大剧院上演。
话剧《国徽》由国家一级编剧黑纪文担纲创作,青年导演黑晓欧担任导演,是一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创排的献礼剧目。该剧以沈阳第一机器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前身)铸造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的真实历史事件为创作原型,再现了沈阳工人克服建国初期生产条件简陋、生产原料紧缺等种种困难,圆满完成这项光荣使命的感人故事。
话剧《国徽》以磅礴大气的舞台表现力让观众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原汁原味地描绘了老工业基地——沈阳工业生产的原貌,展现沈阳工人以及“沈阳制造”的风采。
骄傲
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
话剧《国徽》将很多人不了解的事实又带回公众视线: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是在沈阳制造的,准确地说,是沈阳机床铸造的。
另外,少为人知的是,在金属国徽面世之前,包括天安门在内的公共场所和国家部委上挂的67枚国徽都是木制的。
1992年,不到40岁的编剧黑纪文调入沈阳市文化局工作。在上世纪50年代的《辽宁日报》上,黑纪文看到一篇报告文学,这篇报告文学讲述的正是我国第一枚金属国徽面世艰难历程。
“这是多好的一个题材,我当时就想把它改编成话剧。”黑纪文提出了这个设想,但被否决了。
1993年,黑纪文调入辽宁省文化厅,但依然没有得到《国徽》的创作机会。
令他“眼馋”的是,2012年9月,电影《国徽》在沈阳机床举行开机仪式。这部电影全景再现了沈阳机床工人参与制作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的光荣历程,真实讲述了设计、制作国徽过程中的感人故事。
但在黑纪文看来,当年的历史背景复杂,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一群产业工人克服千辛万苦完成铸造国徽的任务,可歌可泣,但这部电影还是没能完全拍出来。
但这部电影却更加激发出黑纪文的创作热情,他仅创作笔记就写了两万多字,重工业题材的报道搜集了200万多字,只是积攒材料,等待机会。
“一方面,1950年的沈阳处在抗美援朝前线,承担工业生产;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工业百废待兴,全中国竟然找不到一个制造金属国徽的工厂,在如今的年轻人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即使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沈阳还面临着潜伏特务的破坏。”黑纪文觉得这几条线索应该集中到金属国徽的制造上,国徽铸成的前夜,矛盾会集中爆发。
按照黑纪文的创作理念,话剧《国徽》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样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
其中的主人公是机床一厂的老铸造工人、老党员肖百顺,他的儿子为保护一批珍贵的有色金属光荣牺牲,鲜血洒在了那批金属锭上。然而,当他接受了铸造国徽的任务以后,立刻萌生了用沾着自己儿子鲜血的有色金属铸造国徽的想法。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批金属居然被他最信任的人,他儿子的战友私自盗卖了……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黑纪文查找了当时的很多文献记载,剧本中提到的腐败分子,原型是巨贪局长韩永赞,他将4000吨钢铁物资倒卖到了天津;主人公肖百顺是19号铸造车间铸造班班长焦百顺,但黑纪文又将其他人的经历融入肖百顺的生活。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沈阳产业工人完成了铸造第一个金属国徽的任务。
铸造
顶替天安门上的木制国徽
话剧背后隐藏的事实是,1950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样。国徽设计方案确定后,由于时间紧迫,便临时赶制了一枚木质国徽。
然而木质国徽经风吹日晒后容易变形开裂,因此必须铸造金属国徽来替换。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是重要的工业基地,被誉为“东方鲁尔”,其中位于沈阳的第一机器厂(现沈阳第一机床厂)在铸造技术方面更是闻名全国。于是,铸造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的重任就光荣地落在了沈阳第一机器厂的身上。
根据对沈阳地方志、沈重历史沿革及沈阳第一机床厂厂志的考证,认定了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是由沈阳第一机器厂19号铸造车间制作。沈阳第一机床厂的前身是沈阳第一机器厂,是由1948年l1月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的沈阳机器厂第一分厂改名而来。
工厂接到任务后,推举19号铸造车间铸造班班长焦百顺等技术尖子攻坚。
当时,沈阳第一机器厂在铸造技术上虽说有名,但生产条件却很有限,设备简陋、工具落后。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从模具制作到最后浇铸,都有相当的难度。为了保证浇铸出来的国徽平整光滑、纹理清晰、凹凸有序,尤其是要保证麦稻穗的麦粒、稻粒及其长须清晰、美观,就必须有十分精密准确的模具。
在铸造国徽的日子里,沈阳第一机器厂铸造车间常常彻夜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焦百顺和他的同伴们为了节省时间,很多人吃住在车间,饿了就吃口干粮、咬口咸菜,困了就在厂房里和衣而眠。
19号铸造车间铸造班班长焦百顺带着裴庆江、朱风仪等相关技术工人共制造出几十枚金属国徽,其中最大的一枚国徽在1951年5月1日悬挂在了天安门城楼上。
这些技术工人纷纷凋零,唯一健在的是参加第二道工序的吴嘉祜老人,如今也已97岁。时年28岁的吴嘉祜是该厂25号车间的钳工组组长。刚刚入党的他具备八级钳工的技术水平。
国徽分三道工序铸造而成,分别是铸造铜铝合金毛坯、精加工抛光、镀金烤漆。第一道工序由焦百顺亲自翻砂做模型,力求使铸件平整光滑、纹理清晰、凹凸有致。
吴嘉祜与组员负责精加工抛光,首清洗、二修补、三精雕细琢、四刮平、五抛光,工序分成的五个部分包括清理、修补、精雕细琢、刮平、抛光。
他们用自制的钢丝刷将国徽毛坯表面凹凸不平的地方打磨干净,然后将有瑕疵的铆钉磨平修补完整,再用自制的小刀将国徽图案中的细节部分一一雕刻出来,达到立体效果,最后再用专用刮刀刮平图案表面,进行整体抛光,这样打磨出的国徽如镜面般光亮,亮到照出人影来。
说起往事,已经年近百岁的吴嘉祜老人仍然热血难平。就是靠着沈阳产业工人的热血和汗水,金属国徽比预计时间提前了20天完成,圆满完成了三种规格、67枚金属国徽的铸造任务,其中最大的一枚直径为2.4米,重487公斤。
1951年5月1日,这枚大型金属国徽被庄严地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振奋
全场观众起来鼓掌
七十年转瞬即逝,但这段精彩的故事却被人们永远铭记,沈阳话剧团业务团长吕英辉提起这部话剧,依然热血沸腾,难掩兴奋。
6月中旬,话剧《国徽》进行了带观众的试演,由现场观众和专家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这些意见、建议,主创团队又对《国徽》进行了调整。
“演员换了很多,剧情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可以说是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形容,在我们这个行当叫十年磨一戏,我们还没有时间如此打磨,但还是耗尽心血,让戏更具合理性,更具戏剧性。”吕英辉说,国庆的兴奋情绪被观众带进了剧场,国歌奏响那一刻,全场起立,大家都是激动不已。过后,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吕英辉表示,希望这部话剧能够再根据专家、观众的意见进行合理调整,继续打磨,“这是一部大作品,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观众能够看到它。”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刘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