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放映队义务放映电影。资料图片
偏远的农村、边陲的哨所、城市的厂矿和社区……只要有需要的地方,就会有老兵电影放映队的身影。
老兵刘成金组建的这支由8名转业、复员军人组成的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成立23年来,深入1000多村庄、单位,自费近百万元义务放映6000多场次电影,观众达200多万人次,行程30余万公里,相当于绕了地球七八圈,而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地增长。
不仅免费放电影,老兵们还给孩子们带去书本,给村民们带去致富知识,同样不要一分报酬。
走进军营圆了电影梦
电影让他走近百姓
老兵刘成金是有着26年兵龄的退伍老兵,他说自己小时候就喜欢看电影,可电影放映员在当时是个抢手的职业,年纪轻轻的他是没机会挤进这个行业的,但刘成金没想到参军却圆了他这个梦。
刚到部队时新兵们集体看电影,刘成金跟别人不一样,他不是老实地坐着看,而是跑到后面帮忙抬拷贝、擦机器、倒片子。几个月后,领导看他对放电影懂得不少,就真的将他留在了电影队,刘成金就这样成了一名电影队的放映员。
可一年多后,随着进军校学习,刘成金离开了电影队,但他在心里给自己的电影梦设计着未来:“我以后一定要组个电影队,让更多的人都能看上电影。”
1994年,刘成金转业了,虽然有3个比较好的工作选择,可想到自己当时的梦想,刘成金放弃了分配的工作,开始筹备电影队来圆梦。资金不足,刘成金就开了个小企业,挣来的钱都用在了买机器和电影队的开销上。两年后,1996年10月,刘成金的“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成立,他还找到了同在一个部队转业的7个战友加入其中,开始了义务放映之旅。
走遍辽西村镇
曾多次进入灾区
“退伍不褪色,就想通过电影,把科技和致富的信息送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刘成金和他组建的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走遍了辽西的村镇,也走向了全国。汶川地震后,老兵们先后3次到灾区支起幕布,带去鼓励;在北国边疆、东方第一哨黑瞎子岛、珍宝岛,他们为边防哨所官兵放映革命等题材的电影;参加过百团大战的90多岁的老兵行动不便,他们就到老人家的炕头上播放影片……
刘成金回忆,2008年汶川地震,心系灾区的放映队准备影片和物资后,开着放映车日夜不停地向汶川赶,2700多公里的行程只用了50个小时。在废墟上给官兵们放映《惊涛骇浪》等影片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给震区的孩子们放《长江7号》调节情绪。
“白天电影放映车送病号,傍晚放电影,晚上我们就睡在车里。”刘成金说,当时放映车的利用率是最高的。在灾区的18天时间里,老兵们冒着生命危险为灾区的群众放映了16场电影。废墟上竖起的那面爱的银幕下围满了人,放映设备里放映出的不仅是影片,还有老兵义务放映队为灾区带去的精神上的支持。
不管多苦多累
大家都坚持“约法四章”
老兵刘成金说这支放映队一直都传承着部队的精神,大家“约法四章”:不怕吃苦受累,不怕上山下乡,不吃群众一顿饭,不拿群众一分报酬,哪里需要,就把电影送到哪里。
去村里放电影,大家都是自带干粮野外就餐,从不去老乡家里吃饭,“天黑开始放,完事收拾妥当赶回家的时候都已凌晨。”刘成金说大家都没说过苦和累,就是严格执行“约法四章”,不给乡亲们添任何麻烦。
20多年下来,老兵们不仅义务放电影,还个人出资购买科技光盘、书籍和资料免费送给老百姓,给学校的贫困学生送书包、作业本等学习用品。刘成金说,他要给乡亲们带去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改善,而是致富的信息、途径和精神上的激励和支持,“我曾经为一所只有4个人的小学送去了一面五星红旗,那是我参加过的最难忘的升旗仪式。”太多的感人画面就像电影一样印在刘成金的脑海中,让他更坚定地走下去。
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
“永不停机”
20多年来,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先后被授予锦州市“学雷锋先进集体”称号;辽宁省“学雷锋先进集体”“国防教育轻骑队”称号;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队长刘成金先后被评为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学雷锋标兵和优秀军转干部。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中,刘成金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
这只特殊的电影放映队,最初只有刘成金和张显龙、韩彦斌、朱中文、彭玉德、陈凤久、赵云吉、韩国玺7位战友,1998年1月,队员韩国玺在放映中突发疾病永远地离开了。但很多人被这种老兵的精神所感动,有人选择跟着老兵们行动起来,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志愿者队伍已经发展到100多人,锦州地区就成立了22支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分队。这些老兵们的目标就是:“只要群众需要,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永远不会停机!”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驻锦州特约记者 张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