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辞去北京高薪工作 返乡当“地瓜大王”带领乡亲脱贫

辽沈晚报 2019年08月16日

“地瓜大王”梁洪涛。 本人供图

90后小伙儿梁洪涛是阜新市阜蒙县大板镇各力格村人,在完成大学学业并进入职场锻炼后,决定返乡创业。

扛住了父母的不理解、种植技术上的不过关、乡亲们的不信任,靠着甜味十足的地瓜,最终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地瓜大王”,带领乡亲们基本实现了脱贫。

北漂后

他决定返乡创业

1990年出生的梁洪涛,是阜新市阜蒙县大板镇各力格村人。从农村走出来的他,有一颗勇于不断接受挑战的心。

2012年,梁洪涛在沈阳工业大学完成学业后,去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工作,成为了一名技术蓝领。

虽然工作稳定,但是他觉得这份工作似乎并不适合自己的性格,做了一年的技术蓝领后,他辞去了工作成为一名净水设备销售。

这份工作让他得到了锻炼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激发了他南下学习的想法。随后他独自南下游历学习考察市场,华东、华中、华南等各大省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游学后的梁洪涛最终选择到北京发展,在北京的一家公司与伙伴组建团队,专注东北优质干货农产品的甄选交易和流通。

2014年初,当得知阜新市将大力发展沈阜200万现代农业项目后,梁洪涛毅然决然地辞去北京的高薪工作,决定回到家乡阜蒙县大板镇各力格村创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好,帮助村里的乡亲们脱贫,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觉得自己还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挺适合创业的。”梁洪涛说。

乡亲们觉得他在外面“混不下去了”

梁洪涛回到家乡后,首先思考的是到底要做一个什么项目,到底要在地里种什么。

最终他采纳了妻子的建议,种植地瓜。“我爱人是南方人,来东北后吃到咱们当地的地瓜,特别喜欢。她说不来东北都不知道这里的地瓜这么好吃,所以我们觉得这个市场一定会十分巨大。”

经过缜密的市场调查,土壤测量,环境监测,最终梁洪涛确定将自己的项目经营模式定为红薯的种植、深加工与网销为一体的立体化经营模式。

创业初期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红薯行业,梁洪涛从源头种植入手,拿起锄头,钻进地头,了解地瓜的种植。他每天几乎是吃在田间,睡在地头,紧紧盯着一草一苗,生怕错过了解种植、生长方面的每一个知识和经验。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回乡辛苦创业的同时,却引来了父母和邻居们的质疑。“父母不理解我,觉得十几年辛辛苦苦为我赚学费,供我上大学,最终我还是回来种地。”邻居们则认为梁洪涛这个大学生,种起了地瓜,肯定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

梁洪涛回忆当时家里的氛围也格外紧张,但他却没有因为这些反对声音和亲戚朋友的阻挠,而放弃他的创业梦。

“我这个人还是挺有主意的,我认定的事情,还是会坚持下去的。我也相信自己会为家乡做出点事儿来的。”

村民不愿跟他干 他用数据说话

经过了地头里艰辛的摸爬滚打,在掌握了最佳的种植技术后,2014年梁洪涛注册成立阜新泰合薯业专业合作社,在阜蒙县大板镇各力格村设立集中种植存储基地。

在最初招社员时,梁洪涛又一次遭遇了村民们的不信任。“最初是很少有人愿意跟着我加入合作社的,我只靠事实说话,用我们种植出的高质量地瓜和有潜力的市场等情况讲给村民们。同时,我们在每一个细节之处都会换位思考,多从农户角度想想,让他们对自己的投资有信心,比如我们曾用一年的数据对比让大家使用新的滴管技术。”

梁洪涛介绍,传统种植红薯“靠老天爷下雨”,用小垄裸地种植,后期靠雨水,可是梁洪涛的家乡十年九旱,亩产量低。考虑到这种情况,合作社引进了大垄双行地膜滴灌技术,实现水肥一体化,这样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提高产量和品质,进而提升产值。

但是,前期需要专业的机械和地膜管线的投资,农户们怕风险,怕投入后没有回报,不敢贸然投钱。这时候,梁洪涛想出了最笨但也最实际的办法,通过样板田的方式,实际计算投入产出比,用一年的时间得到数据,让农户的钱花在刀刃上,让大家敢行动,敢投资。

靠着实力和为农户着想的心,合作社入社的农户越来越多,合作社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从2014年的1480亩到2017年种植面积1万亩,并且横跨阜彰两县。

鲜薯销售辐射了辽吉黑、内蒙等地,合作社经营增加了薯农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从引进优质种苗、专用薯肥,采用地膜滴灌大垄双行的技术使种植管理成本降低,产量翻倍,销售网络稳定,年直接增收800到1200元/亩。

抱着红薯走街串巷免费试吃 打开销路

生产后面临的销售问题,也是让梁洪涛在创业过程中印象深刻的困难之一。

“农产品存在集中上市的问题,红薯也不例外。怎么跑市场,如何找客户?”梁洪涛每天天不亮就蹬着三轮,奔走在各个生鲜市场、超市、酒店,然而一个月过去了,没有一家采购商愿意接受他比市场价高一倍的地瓜,眼看着别人的地瓜都卖出了好销量,可梁洪涛还面临着销售的僵局。“我们的地瓜坚持无激素、非转基因的生态种植,用有机肥改良土壤,覆黑色膜除草不打除草剂等方式方法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生产,成本高,售价自然也要高一些”。

被一次次拒绝的梁洪涛决定用事实说话,他抱着一箱箱红薯走街串巷,免费吃免费尝,大爷大妈来买的,梁洪涛就亲自一箱箱给搬上楼送到家。他还买来市场上普通的地瓜做对比,让大家对比着尝,这一比,比出了大事,村里村外都发觉了梁洪涛种的地瓜确实不一样,甜度极高,蜜汁流糖,无丝细腻,没过多久梁洪涛的优质地瓜打开了销路。从开始的三轮车送货、面包车送货到迎来农批、生鲜连锁超市的采购单大批量的送货,梁洪涛成为了“地瓜大王”,他所有的努力和付出终于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全村因种植红薯整体实现脱贫

梁洪涛在2016年注册了辽宁恒达源农业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农作物产加销一体化服务。并以甘薯的全产业链服务为方向,主要为专业生产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规模种植企业提供优质种苗,种植管理技术,商超销售对接,加工储存等配套服务。也是国内行业为数不多的、专业致力于研究甘薯产业的综合性机构之一。

公司还以各力格村为样板,自2014年整村种植红薯不足15亩,到2017年合作社种植面积超过1500亩,被确立为辽宁省千亩红薯示范种植基地。至此,全村因种植红薯,整体实现了脱贫。梁洪涛在此基础上,将甘薯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示范,业务覆盖到了4个省20多个市,间接带动种植面积超过100000亩。2018年公司创造1000万产值,创造就业岗位3500人。

梁洪涛更是将自己的地瓜事业做到了彰武县,“彰武县农业也是主要发展地瓜产业,我们在彰武规划整个辽西红薯交易市场,为更多的种植和销售搭建更大的平台,另外延续三届的东北甘薯大会也会一如既往的办下去,让更多薯农的产品有出路,看到希望。”

谈到公司的未来,梁洪涛说公司还将在彰武规划首个东北复合型红薯产业园,包含研、产、储、加、销五大功能。目前公司旗下的薯你红全国烤薯连锁店已经超过100家,今年公司将实现冰烤薯,地瓜干等深加工产品上线,丰富了产品同时,也让企业向红薯产业的纵深延续。“我希望未来的日子里,可以将公司继续做大做强,并且助力彰武县打造中国红薯之乡,帮助更多的农民脱贫,走上致富之路”。

谈到自己的创业路,梁洪涛说告别了朝九晚五的稳定,有时候甚至是枯燥,但必然要面对困难、坎坷和时刻的突破。有时候会很迷茫和彷徨,但每当克服了一个个困难,跨过了一道道的坎儿,又瞬间觉得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所以在他看来,创业就是这样的有魔力,有了前期的煎熬,才有了后期的成功喜悦。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朱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