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六部门规范校外线上培训: 收费禁超仨月 内容不得超纲

辽沈晚报 2019年07月16日

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根据《实施意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根据“减证便民”的原则,明确备案内容和要求,重点是对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和培训人员等进行备案。六部门预计将于今年12月底前完成排查。

外籍培训人员要公示经历

学科类培训内容备案材料主要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安排、招生简章等,引进国外课程的要根据有关规定提供相关证明。

要求学科类课程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须与学生所在年级相匹配,禁止超前超标培训。

学科类培训人员备案材料主要包括:基本信息、教师资格证明。

师资方面,意见要求,具有完善的招聘、审查、管理培训人员的办法,师资队伍相对稳定,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人员,应当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教师资格。

聘用外籍人员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在培训平台和课程界面的显著位置公示培训人员姓名、照片和教师资格证等信息,公示外籍培训人员的学习、工作和教学经历。

义务教育阶段直播类培训不得晚于21点

六部门要求,在培训内容方面,要求课程设置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能力,学科类课程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

同时,在培训时长方面,要求每节课持续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面向境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直播类培训活动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

培训平台需公示收费项目

在规范经营方面,要求培训平台显著位置公示收费项目、标准及退费办法,不得收取超过60课时或3个月的费用,提供格式合同,降低群众消费风险。

通过建立黑白名单实施监管

《实施意见》还要求,对符合相关规定的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列入白名单,对存在违规行为的列入灰名单并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列入黑名单。对列入黑名单的校外线上培训机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黑白名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利用全国校外线上培训管理服务平台对外公布,及时更新。

规范校外线上培训工作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到2019年12月底前完成对全国校外线上培训及机构的备案排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第二阶段,到2020年12月底前初步建立全国统一、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监管体系,基本形成政府科学监管、培训有序开展、学生自主选择的格局,为今后科学规范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经排查发现问题的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应当按整改意见进行整改,2020年6月底前完成整改。

据央视

相关新闻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将纳入学校绩效考核

中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记者从15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了解到,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家层面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其中明确提出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并就行动目标和举措作出部署。

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强调,动员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锻炼健康体魄,预防近视、肥胖等疾病。中小学校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多种方式对学生健康知识进行考试考查,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到2022年和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吹风会上介绍,将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帮助儿童青少年掌握健康知识和一到两项运动技能,做到“教会”“勤练”“常赛”,让广大儿童青少年更多走进阳光下、走向操场,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