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兴趣班 我孩子的兴趣班

辽沈晚报 2019年07月16日

□郭韶明

生娃之前,我从来不觉得兴趣班是大事。就像正餐之外的甜点,丰俭由人,你绝不会拿它当正餐。我们这一代科学养育的母亲都知道,孩子要在宽松的氛围中,天真而开阔地长大。兴趣班,一门艺术一门体育足够了。

孩子长到7岁,我发现日程表上孩子的兴趣班满满的,我活跃在上课、调课、寻找新老师的路上,合格成长为一名经纪人。

每天下午3点半以后,兴趣班就开场了。我的日程表上先后有过钢琴、美术、芭蕾、长笛、网球、奥数、魔术、烘焙、围棋、朗诵、田径,很多兴趣班如昙花一现,一个学期就没下文了,也有兴趣班一直停留在我的日历上。总之删删减减,同时进行的也有五六项。比如现在,钢琴、长笛、芭蕾、网球、田径、奥数,一周一节,每天也排满了。

那天听一个朋友说,她的闺蜜给孩子报了22个兴趣班。我好奇:那个妈妈是怎么安排时间的?朋友回答:有的兴趣班隔周一次,周末可以连上啊。22个,这是我所知的最高纪录了。

妈妈们聚会,最直接的开场白就是:你家孩子还在上什么兴趣班?对于孩子的兴趣班,妈妈们自己也兴致盎然。童年哪有这么丰富的兴趣班,刚好补补课。于是少年时拉下的课,一门一门开起来。

陪孩子学琴是妈妈们的初级兴趣班。学好的没几个,多半第二次半途而废,可是妈妈们不气馁,也绝不提这回事。

接着是奥数。教室里最后两排家长区,妈妈们整整齐齐地端坐。鸡兔同笼、相遇与追及,高管也好,全职妈妈也好,这个时候秒变小学生。周末给闺蜜打电话,不接。两个小时后回电话,辅导奥数呢,一肚子火。然后小声说,我课上也没学会啊。

妈妈们就是这样,在兴趣班上奉行双重标准。自己也没学好可以,娃没学好不行;自己半途而废可以,娃半途而废不行;自己放弃时说“要对得起大好时光”,娃放弃时说“你就三分钟热度”。

这么多年,兴趣班一直是家里的重头戏。那些你陪过三年以上的,怎么都舍不得放弃。女儿最近要放弃芭蕾,我陪了5年,每个周六下午在舞蹈学院咖啡馆等她,已经成了我的职业习惯。真要说再见的时候,我就像被分手一样,情绪低落。某天夜里,摆好了她7双芭蕾鞋,认认真真拍了张照。家人说,感觉你像失业了。

奥数我也失业了,因为我听不懂了。还有钢琴课。女儿高年级后要自己乘地铁去上课,我连旁听的机会都没了。

我渐渐远离女儿的兴趣班,很快为自己上了一个兴趣班。这一次不是旁听生,也不是陪练,而是一个儿童心理学课程班。周末早早起床抢车位,用一天时间,和不同的头脑在一起。真是周末福利。班里的妈妈们,有从其它城市飞来的,有从坐最早高铁来的,大家都无比珍惜这一天。

周围越来越多的妈妈正在从孩子的兴趣班里跳出来,进入自己的兴趣班。到了周末,有打拳击的,有学油画的,有跳芭蕾的,这些都是妈妈们最热门的兴趣班。

弗吉尼亚·伍尔夫说,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是时候开启一个新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