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走高老病号增多 专家提醒提前“备烤”

辽沈晚报 2019年07月07日

高温天气,医院里中暑病人增加。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王迪 摄

昨日,记者从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了解到,随着沈城近几日气温持续走高,一些年老体弱的老病号明显增多。该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侯爱洁提示,根据去年夏季的经验,老年人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迎接“高烤”,预防高温天气多发病,避免在高温天气里突发心脑血管病和中暑等情况。

35℃以上天气心脑血管病死亡率明显上升

侯爱洁介绍,不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认识误区,认为一年之中夏季血压最低,症状会相对稳定一些,其实不然,夏天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期。有资料显示,进入5月份后,中风冠心病患者的住院率明显增加,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

在高温天气里,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器官的供血就会相对减少。同时,随着气温升高心跳、血流速度会加快,心肌耗氧量会增加。此外,夏季出汗较多,血液黏稠度增大,尤其老年人体温调节中枢不敏感,如果房间不通风,出汗后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血液黏稠度更加增大,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几率就更高。

高度警惕6时到11时这段“魔鬼时间”

高度警惕“魔鬼时间”。通常每天早上6时到中午11时,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即开始升高,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血黏度上升,因此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和耗氧,专家把这段时间称为“魔鬼时间”。如果有心血管疾病,这段时间尽量避免大运动量活动。

老人适当调整夏季用药 莫忽视疾病先兆

夏季要给老人适当调整药物,确保血压平稳正常。由于温度升高全身外周血管扩张,血压较平时降低,因此部分患者服药的剂量一般要适当减少,多选用长效、缓释的降压药。

其次,夏季出汗较多,电解质损失,因此使用利尿剂降压极易发生低血钾,最好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药物。作为儿女,最重要的是提高防病意识,切莫忽视老人的疾病先兆。如果老年人在夏季经常出现头痛、眩晕、脚麻、胸痛、心悸或一过性晕厥等症状,不要以睡眠不好或过度劳累等原因来解释,应视为疾病先兆,尽快到医院检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李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