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夫妻为邻居义务服务20年

辽沈晚报 2019年06月13日

马万库、杨玉青夫妻俩正在义务修剪树木。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特派丹东记者 王晓阳 摄

六旬夫妻为邻居们方便,20年来“身兼数职”——邻居树下乘凉,他们当“剪刀手”帮忙修树;邻居家里有东西要修、有刀要磨,他们家就是“修理站”;明明自己也年近七旬,却还经常帮岁数更大的人抬重物,成了夫妻“搬运队”。

有人好奇:你们两口子给邻居出了这么多力,社区给钱吗?马万库、杨玉青回答:我们不挣钱,要说赚,那赚的就是一份能给人帮上忙实现自己价值的好心情。

为方便大家乘凉

修剪社区里的树枝

“这个树每年得修两遍,6月份左右的初夏修一次,等着上秋了再修一回就行了。”前几天下了雨,这天阳光正好,马万库、杨玉青夫妻俩便找出了自己购置修树的大剪刀和笤帚等出门了。开春以后,小区附近近20棵树的枝条长长了不少,现在有不少邻居平时在树下乘凉,他们准备去把树木修剪一番,方便大伙乘凉。

夫妻俩分工明确,马万库修剪枝条,杨玉青则负责清扫剪下来的树枝。马万库修剪树枝时眼睛里进了灰尘,杨玉青帮忙吹了出来。有邻居看到了感叹:你们两口子心眼真好,也不是自己家的事还这么上心,怎么也不戴个帽子?夫妻俩也不在意:没事儿,干完了回家洗洗就行。

用了整整一个下午,这对年近七旬的夫妻将小区附近的树都修剪得差不多了,杨玉青看着一棵棵规整呈伞状的树,虽然很累,但是她觉得高兴:“你瞅瞅这下多利索,大伙在树下乘凉也方便了。”

特殊的打招呼方式

“你家需要磨刀不?”

马万库、杨玉青夫妻在这个小区住了20多年,从搬到这里开始,他们就一直在为身边的邻居们做些事。马万库手巧,木工活、瓦工活、电工活都会干,于是就经常帮邻居们。老两口生活不算富裕,但是却从没想过用自己的手艺贴补家用,马万库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邻居住着,搭把手是应该的。

他们所在的小区老人比较多,过年前有磨刀的习惯,但是出去磨刀好几块钱,节俭了一辈子的老人还舍不得。马万库干脆就揽了这个为大家免费磨刀的活,甚至因为怕人家不好意思找他们帮忙,两口子过年前每次遇到邻居,打招呼的方式都是:“你家需要磨刀不?”

每年马万库都能为邻居磨上二三十把刀,一把刀需要磨半个小时,今年已经69周岁的他有时候也觉得有点吃力,但是却也没打算停止为邻居帮忙,“累了就歇会儿,我身体还成,还能干动。”

年近70岁

还帮邻居拿重物

楼下坐着的邻居时常会看见杨玉青总是大包小裹地拎东西,好像她每次去市场都要买很多东西,有时候大伙好奇便问她怎么买这么多,杨玉青却摇摇头说,大部分不是自己家的,是帮别人带的。

原来杨玉青有个习惯,每次去市场买菜,总会留意有没有独自出来买菜的老人,虽然自己都68岁了,但是跟一些老邻居比还算“年轻”,怕他们自己买菜拿不动,她都会主动上前帮着拎回去。杨玉青开玩笑地说:我走路还挺快的,但是有的时候会帮不太熟悉的人拎东西,怕人家觉得我是想把人家的东西拎跑,就故意慢慢走。

提起夫妻俩

大家赞不绝口

“杨姨、马叔是我们社区内有名的热心夫妻,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都愿意帮一把。”花园街道桃铁社区副书记李露萌表示,这些年来他们为邻居做的事数不胜数,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小事才见真情,提起这对夫妻,大伙都是赞不绝口。

由于他们所在的小区没有物业,所以楼道灯费和保洁费都需要单独交,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是想把费用收齐要跑很多趟。杨玉青却主动承担了这项工作将近20年,三栋楼60多户,挨家挨户的跑还经常会遇到不在家的情况,每收一次,杨玉青就得跑上半个月,她却从来没嫌弃过这份工作辛苦。

对话

通过帮助别人

体现自己人生价值

记者:听邻居们说,如果有困难半夜找到您二老家里都可以?

杨玉青:我们退休了也没啥事,能给大伙帮点忙、做点事总比闲待着强。有一次一个邻居家老人突然生病了,实在没办法了来敲门,我们就去帮忙。当年就是因为他心眼好,给人帮了忙,人家看他人品好就介绍给了我,我俩才走到了一起,我们都有一个习惯,就是看谁要是有困难了不搭把手就心里难受。

记者:这么多年,为什么愿意为大伙做这么多?

马万库:现在讲家风,我们家的家风就是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句话是从长辈那里传来的,我们也将它传给了子孙。人这一生兴许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但是能做一些为他人有益的事情,也是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特派丹东记者 王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