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合并同类项” 总结发现运用规律

注重基础和表达 冲刺复习英语也要用上“减法”

辽沈晚报 2019年05月23日

中考倒计时还有一个多月,英语考前冲刺复习得当,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如何通过短期的复习,做到事半功倍呢?辽沈晚报特邀两位英语名师,从不同角度为考生们做备考指导建议。

名师: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初三英语备课组长 鄂玉红

在开始英语复习的时候,我们往往喜欢用“加法”或者采取题海战术。但是临近中考的冲刺阶段时间是有限的,要学会用“减法”,合并同类,总结规律,以求高效。复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总结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在复习时一些重要、常见的语法项目以及词语用法,可以通过找规律进行归纳,使我们对知识体系有更清晰的理解,也就提高了对英语的运用能力。

纵观全局寻找各部分之间联系

复习英语不要只就题做题,应该纵观全局,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英语知识内容庞杂,因此,复习时尤其要注意环环相扣,形成复习链。

复习“词”这部分知识时,不应只是局限于词的形、音、义的识记,而应寻找联系点。如:词形之间的变化;语法复习是整个复习链的起点。句子的结构是复习链中的关键点。要学会提取句子的主干,把握各部分的语法功能, 理解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主谓一致以及各种时态、语态等。要反复深化,使复习的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对提高英语成绩会有极大的帮助。

重视基础查缺补漏

自第一轮复习以来,同学们已做了大量的练习,大家可以把复习阶段以来的所有练习都整理好,中考前再认真看一遍。在浏览过程中,把重点放在以前常出错的题目上。这样可以把以前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及时查缺补漏,不漏过一个知识点。凡是做错的题目,都该拿来仔细研究,要抓住考点举一反三,不能单纯记住题目和答案就草草了事,必须做到对考点有真正正确的理解。

在最后阶段的复习当中,1600词每天都要练习,常用词和高频词汇要学会在语境中应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同义词语、同义句型的总结。要回归教材,注重对各册各模块各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对专项复习的语法梳理课程予以重视,虽有些枯燥,但很重要。

实战演练中不断提升自己

要高度重视模拟训练,把每次考试当作实战演练,模拟考试的试题题型和难易程度都与中考题相吻合。通过模拟考试,掌握中考命题的规律和特点,熟悉中考题型。在模拟考试中,有意识地把自己所掌握的应试方法和技巧进行适当的应用,科学合理地分配每个题型所用的时间,并形成严格的限时做题习惯。每次模拟考试后都要进行认真全面的总结,不断改善和提高,在中考前可形成一套自己的科学独特的应试技巧。

如何提升

三轮复习阅读与表达

名师:沈阳市第143中学初三英语备课组长 李晓颖

中考备考既是一项艰巨的脑力劳动,更是一场智慧的竞争。还有不到40天,同学们就要走进中考的考场了。如何踢好这“临门一脚”,第三轮复习就尤为重要。而阅读与表达更是第三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在这里给大家提示一些有关阅读与表达和考场上的注意事项。同时,还会对中考英语的备考和考场注意问题做简要提示。

写好一篇文章审题是关键

英语试卷“阅读与表达”分为两部分,A节5分,选择短语填空。B节20分,可以写亲身经历、虚构故事,也可以阐述具体观点。重点考查语言的输出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例如应用文写作。

答题策略:1.认真审题。能否写好一篇文章,审题是关键。2.提出观点要开门见山,切忌拖泥带水。说明原因时,关键词要突出。3.正文部分,无论是叙述还是阐述,都要充分,兼具逻辑性和合理性。4.结尾部分,扣题要重申观点。

建议考生:1.注意人称、时态、性数格的统一。2.句式灵活多样,合理使用高级词汇、从句使句式升格。3.字迹工整,语言优美,段落清晰,正确使用标点,注意大小写。4.恰当使用与主题相关的谚语和名言,使主题升华。5.鼓励考生写出真情实感。无论选择什么参考词汇完成题目,都能自圆其说,要说的明白透彻。6.写作的最高境界,力争用最简洁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备考提示:利用好生词本和错题本有计划地复习

1. 保持每天朗读英语的习惯,增强语感,培养英语思维,以避免在写作中出现Chinglish(中式英语)。

2. 15万词的课外阅读量需要通过每天的练习来积累。建议每种类型阅读,根据自己的情况,每天做 1-2篇,增强理解的能力和答题的技巧。

3. 积累、整理生词本和错题本,并有计划地进行阶段性复习。

4. 对于写作的十个话题,多加练习。写作遇到问题时,勤与老师沟通。

考场提示:遇到记忆堵塞先绕过此题等一会再做

1.保持镇静。在环境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记忆堵塞,答题时可将此题暂时搁置,过一会儿再做。

2.联想。回忆老师讲课时的情景或自己复习笔记时的内容,寻找线索。

3.利用其它题找线索。也许后面的某道题会给你一些灵感。

4.合理分配时间。英语选择题较多,因此需要科学安排时间填写答题卡,以避免涂卡失误。

5.仔细观察答题卡结构,看清题号,不要答串题。

记者 徐月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