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粥

辽沈晚报 2019年04月26日

□陆春祥

我读南宋林洪的笔记《山家清供》,里面有一则《真君粥》,说是一道菜,其实是一种粥,但此粥却因董真君帮助人而来。

“真君粥”制作方法极简单:将杏子煮烂,去核,等到粥熟了,再放进去一起煮。但此粥的来历却不简单。

真君姓董,原名董奉,三国时期名医,他和张仲景、华佗齐名。林洪说,他去庐山游玩,听说董真君还没有成仙时,种了很多杏树,丰收之年,他则用杏子换谷子,如果收成不好,就将谷便宜卖掉,灾荒之年,他救活的人很多。后来,董真君白日里升仙,当地有诗流传:“争似莲花峰下客,栽成红杏上青天”。林洪感叹:难道一定要专门炼丹服气追求成仙吗?如果有功德于众人,即便没有死,他的名字也已经进入仙簿了,因此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种粥。

这个董真君,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救活病人无数。

其实,我在读葛洪的《神仙传》时,已经知道董奉升仙的原因,但细节和林洪记叙的略有不同:董奉在庐山时,为人治病,不收钱物,但也有要求:病重治愈者,病人要在其门前栽五棵杏树,病轻治愈者,种一棵就可以。董奉妙手回春,数年之后,居然有十几万棵杏树种下,等杏子大熟之季,他便以杏换谷,然后用换来的谷子救济贫穷人家,庐山附近的许多穷人都是他救活的。

以种杏树代替药费,类似于政府实行的以工代赈,但董奉的个人行为,意义显然更高一层。以工代赈,毕竟是一种等价交换,而董奉想的全是施与,且这种帮助人的方式,患者举手之劳便可完成,用杏换谷救济穷人,种杏者也积下了功德,真是一举数得。

喝着真君粥,看着杏花林,杏林春暖,大地和人间,都充满了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