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驱车百公里 为贫困患者义诊

辽沈晚报 2019年03月22日

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主任贾长军给张桂芝看病。

5年前,一次慕名看病相识后记住了医生电话,此后身体有些不舒服就电话求助。锦州五保户老人近日突然膝盖疼痛,行动不便的她给葫芦岛医生寄来200元钱,恳请医生能给开点药邮过来。面对这个特殊患者,葫芦岛医生不但决定免费上门义诊,而且还自掏腰包购买米面油和一些药品,临走前还给老人留下500元。面对爱心医生上门义诊,还送钱物,老人深受感动回赠鹅蛋表达谢意。后来接到电话得知医生没收“感恩鹅蛋”而放在附近草堆里,老人再次感动流泪,这段发生在医患之间的暖心故事被传为佳话。

昨日,提起这件事情,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主任贾长军表示:“老人这么信任我,没把我当外人,我也应该竭尽全力帮他一把,更何况我还是医生。”

41岁的贾长军是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骨科主任,从医10多年,凭着精湛的医术治愈了很多患者。不但如此,心地善良的他还总为患者着想,更为贫困患者捐款捐物、为他们申请低保及民政救助等,因此赢得了同行及患者的赞誉。

两周前,贾长军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喂,贾大夫吗?我是张阿姨……”简单的寒暄之后,张阿姨说,“近日右侧膝盖疼痛,行动不便的她无法亲自来院,只能给贾主任寄了一张200元的汇款单,希望贾主任能给她开点药邮过来。”

考虑到张阿姨的实际情况,贾长军回复:“张阿姨,这个钱我不要,但是根据您现在的症状也不能再随便给您开药了,您等我安排一下手边的工作,我去上门给您复查,再对症下药。”

几天来处理完手头的工作,贾长军为张阿姨买了米面油和药品等价值800余元的慰问品。医院领导得知此事后非常支持,决定单位出车开展爱心义诊活动,随后贾长军带领骨科一行人开启了这场特殊的医患之旅。

张阿姨叫张桂芝,今年79岁,家住锦州凌海市班吉塔镇西地村。老人无儿无女,生活十分贫困,是五保户。老人2014年曾慕名来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找贾长军看过病,当时老人右腿股骨颈骨折,在医院住院一周,做了右侧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得很好。“得知老人是个五保户,身边没有亲人,觉得她挺可怜。既然老人这么信任我,也算我们有缘,后来我就把电话留给她,告诉老人以后身体哪里不舒服,就打我电话,就不用来回跑了。”贾长军说。

张桂芝老人很实在,5年来,老人手术过后仅在复查时来过葫芦岛一次。此后身体哪有毛病,就打电话里求教贾长军。而每次接听电话,贾长军都是仔细询问老人的病情,然后再对症下药。面对多次的“电话问诊”,贾长军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药到病除,此举不仅为老人省了钱,也避免了老人来回奔波。

“几年来,老人和我通电话有几十次,后来干脆把我当成了依靠。既然老人这么信任我,我也不能让她失望,一直把她当成亲人看待。”贾长军说。

前日,历经近两个小时的车程,贾长军一行来到了张桂芝的家。这是一户非常简单陈旧的老式平房,屋内阴冷异常。“老人家里的情况比想象中的还要差,连电视都没有,墙壁上糊满了报纸都已经发黄,破旧的门窗也不严实,靠钉塑料布防风。老人说平时除了靠政府的五保金维持生活,此外家里唯一的收入就是几个鹅蛋。”

面对医护人员一行,张桂芝老人感到很意外,拖着病体把大家让到屋里坐下。进屋后,贾长军为张桂芝检查后发现,老人患的是双膝重度骨关节炎,该病导致老人膝关节打弯、下蹲、走路等活动均受影响。找到病症后,贾长军告诉老人注意事项,并在每一个药盒上标注好内服、外用的使用方法,并将米面油等慰问品交到老人的手中。看到老人家生活困难,临行前贾长军又掏出500元给老人留下,让老人购买一些生活用品。

张桂芝一手握着这些钱,一手拉着贾长军的手感动地说:“这些年竟麻烦你了,不但治好了我的病,还跑好百公里特意上门来给我免费看病。你让我这个孤家寡人咋感谢你呢?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说到动情处,老人流下了眼泪。

贾长军一边给老人擦拭眼泪,一边安慰说:“您老虽然没有孩子,但咱们今生有缘分。这次我是来认门儿,以后家里有啥事儿,您老就给我打电话,我会像亲人一样帮您,一定让您老安度晚年。”

面对准备离开的贾长军等人,老人依依不舍地说:“家里没有别的东西,你们就带点鹅蛋回去吧,也算是我的心意。”贾长军并没有立即拒绝,直到临上车前将鹅蛋偷偷放到了草堆上。多年来,贾长军在治病救人的同时,还心系困难患者,为贫困就医群体捐款捐物的事情时有发生。正是因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先后荣获“葫芦岛好人-优秀医护人员”和“辽宁好医生”等殊荣。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驻葫芦岛记者 胡清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