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科学宫本报请特级教师科普《流浪地球》

辽沈晚报 2019年03月11日

更多精彩内容,还请扫描二维码收看本报的相关直播。

作为整个春节期间最火热的大银幕电影,低调上映但凭着良好的口碑炸裂的《流浪地球》已经创造了将近45亿元的票房,而且还在热映中。

《流浪地球》是一部“硬科幻”大银幕作品,“硬科幻”,即具有严谨科学底蕴、基于科学原理的科幻作品。

地球为什么要流浪?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天文现象?真实的宇宙空间站是什么样子的?

周六下午,本报特意邀请了来自沈阳市第二中学的辽宁省地理特级教师、辽宁省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张孟华老师以直播的形式,借助沈阳市科学宫宇宙展区的科普项目为大家答疑解惑。

一、地球为什么要流浪?

电影:本片剧情内容为太阳即将膨胀吞噬太阳系之时,人类社会启动“流浪地球”计划,并尽所有力量制造“行星发动机”驱使地球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

科普:科学预测,太阳可以稳定存在100亿年,现在才50亿岁。在过去的50亿年里,太阳因核聚变损耗的质量是本身质量的0.03%,太阳正处于稳定的旺盛时期。50亿年后,太阳变成红巨星,一方面地球即将被氦闪吞噬。另一方面,即使不被吞噬,地球上没有太阳普照的光热,变得冰封雪冻,不再适合人类生存,届时,人类真的可能会带着地球去流浪。

二、为什么借助木星轨道逃离?

电影:地球是个庞然大物,要让它飞往比邻星,需要脱离太阳引力,只靠人造的发动机还不够,于是电影里让它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不成想险些被木星掳获。

科普:木星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0倍,当地球靠近木星时,会被其强大的引力吸引,从而加快行进速度。由于木星也在绕太阳公转,在天体的互相影响中,最后地球会被木星像抛球一般抛出去,从而达到脱离太阳系所需速度。这就是引力弹弓效应。

在人类的航天征程中,引力弹弓效应的应用已十分广泛。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类探测器“旅行者1号”在飞离太阳系前,就曾多次借助引力弹弓效应;“帕克”太阳探测器也曾7次借助金星的“引力弹弓”而逐渐逼近太阳,最终成为史上最靠近太阳的航天器。

特别提示:

沈阳市科学宫每周一、周二闭馆,周三至周日市民可以免费参观。

从3月13日开始,科学宫开始实施预约免费取票制度,市民们可以到沈阳市科学宫的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上查找APP预约二维码,免费进行预约。辽沈晚报·ZAKER沈阳记者隋冠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