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带动国产科幻题材热 科幻小说销量激增40倍

辽沈晚报 2019年03月04日

近日,《流浪地球》以黑马身份杀进今年春节档,击败了《疯狂外星人》和《飞驰人生》,一路高歌猛进登顶票房首位。2月17日当天票房更是超过之前的《红海行动》,稳居微博热搜榜第一名。

电影的持续热映,强势带动国产科幻小说销量,先是原著作者刘慈欣作品全线热销,多个版本的《流浪地球》登上排行榜。紧接着,整个科幻文学板块皆被带动,如国产科幻小说《AI迷航》,一夜之间跃入“当当小说畅销榜”第17名,销量激增40倍。业内人士感慨:“2019年科幻元年开启”。

影响力波及整个科幻领域

除了《流浪地球》,刘慈欣其他长篇、短篇作品也带动明显。据记者了解,《流浪地球》小说原著春节期间卖出十余万册,《三体》高居销售榜单榜首,刘慈欣其他短篇作品也纷纷进入“当当小说畅销榜”。而且不光是纸质书热销,刘慈欣的多部电子书也霸占了亚马逊、掌阅各大榜单,仅《三体》电子书在电影上映期间,单日销量就翻了4倍。而当当数据显示,上百万人在当当搜索“流浪地球”“刘慈欣”等关键词,相关图书订单同比增长12倍。

电影《流浪地球》前期带火的是原著和作者刘慈欣,随着影响力的进一步发酵,已波及整个科幻领域。国外引进的科幻经典,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基地》最近刚刚突破百万册销量大关,成为在中国销量最高的外版科幻小说,借助《流浪地球》的势头再度火爆,《银河帝国:基地》单本、7册套装及15册套装一起登上“当当小说排行榜”。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作品《与罗摩相会》、尼尔·盖曼作品《美国众神》、经典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沙丘》《地海传奇》也纷纷上榜。国外科幻畅销之余,国内科幻也一并受益,郝景芳、刘洋、肖遥等作家作品销量大幅上升,科幻黄金时代来临。

“中国式表达”打动大众

《AI迷航》是2018年出版的一部科幻新人新作,在这波科幻热潮带动下,一直飙到当当小说畅销榜,销量最高时狂翻40倍,超过了余华、马尔克斯等众多名家的畅销书。而在此之前,《AI迷航》销量仅在“当当小说畅销榜”500名开外,排行榜亦未见其踪迹。

小说《AI迷航》在“如果人工智能失去控制,世界将会怎样?”这样一个科幻设定前提之下,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机器觉醒、伦理混乱、文明重构的人机共存新世界。《流浪地球》中主人公带着地球流浪的中国式精神内核,在《AI迷航》中同样存在。书中的男主角程复经历艰难险阻,一心想要带着飞船上的人员回归祖国,血液中流淌着国人对于家国的特殊眷恋之情。“中国式故事、中国式表达,这是本土科幻作品能够打动大众的地方,毕竟国外科幻小说、科幻电影发展了几十年,我们整体离国外科幻还有很大差距。”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江晓原教授评价《AI迷航》说:“可以视为中国青年科幻作家和国际潮流接轨的努力成果之一”。

一大波国产科幻小说

即将出版

2019年,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的大获成功,标志着中国科幻也终于走上了西方发展已久的“小说+电影”的立体化道路。从小说到电影,科幻在中国终于从小众圈子走向了主流文化。据悉,2019年《上海堡垒》《拓星者》等多部国产科幻影视即将播出,一大波国产科幻小说正在出版路上,仅2月份就有《火星孤儿》《人生算法》《灵语》等众多新书上市。自2015年《三体》获得雨果奖后,国产科幻小说数量就一直在增加,预计今年将会井喷。

《AI迷航》责编侯言言表示,“电影作为流行文化能够快速在大众认知中打开一个大的流量入口,《流量地球》的成功对于中国科幻产业的贡献是巨大的。它为中国科幻电影开创了标杆性先河,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国产科幻电影出现。这些科幻电影故事的源头最终还是要回到科幻文学板块,这一板块的从业者也会越来越多,整个产业也会走向一个相互带动的良性循环,国产科幻迎来了新的纪元。”

点评

上世纪80年代的科幻作品更注重科普化,在于激发科学兴趣。上世纪90年代重新兴起后,所表现的内容和意义更丰富了,比如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这部作品的结尾就体现出一种居安思危。很多人问科幻小说要如何界定,我认为一定是先有科学后有幻想,遵循现有的科学理论,去幻想可能会发生的事件。

——辽宁大学古代文学教授 郭醒

作为一名科幻迷,20年前《流浪地球》刚刚发表的时候我就读过,但是年龄段不同,阅读的感受也不同。但我依然能够体会出作品中大刘的那种孤独感,影射其中。有人让我猜想未来科幻作家的写作方向,我觉得资本的定位会是一方面,其实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很偶然,但有时候真诚地去做比臆想的票房更重要,理想和希望才是应该被坚持的!

——鲁迅美术学院 摄影系副教授 卓楷罗

由于电影的热映,《流浪地球》原著作品能够再次获得关注,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幻作品未来很有潜力,也增添了出版人的信心和勇气,相信今后还会涌现出更多、更优秀的科幻作品和作家。

——《流浪地球》责任编辑 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