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敢于孤独的勇气》 便掌握了人生的真谛

辽沈晚报 2019年03月04日

你一定曾在孤独的时刻扪心自问过:人生的幸福真的会眷顾于我吗?我寻求到那个独一无二的自我了吗?我们终此一生,意义是什么?我们要如何去爱人和被爱?我应该过一种怎样的生活?

我们通常渴望在哲学典籍中找到答案,却又畏惧其艰深与晦涩,害怕它的深邃与虚无。我们有时候要的不止是答案,更是一份共鸣。近日,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全新散文精选集《敢于孤独的勇气》与读者见面。它以融汇文学与哲学的美妙,带领我们去重新审视那些直面灵魂的问题,重新思考对于人生和生活的态度。

全书分为六章,每章分别以幸福、自我、生命、灵魂、哲学、生活为主题,内容甄选了周国平毕生有代表性的精华散文,涵盖了他对人生与哲学的感悟,展现了他独到的人生智慧。

本书收录了《幸福的哲学》《认识你自己》《享受生命本身》《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等经典散文作品,是一本可以全面而详实地了解周国平哲学体系与精神世界的代表文集。如果你的人生有什么“疑难杂症”,或许这本书能为你疗愈。

大学里曾经流传着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通过这句话,便可看出周国平在当代读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1967年,周国平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又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1988年,周国平出版了自己第一本随笔集《人与永恒》后,便陆续开始发表许多散文。其散文以灵动而质朴的语言,孕育着足以撼动人心的深刻哲理,是文学与哲学完美结合的佳作典范。他的文字常常提及人生、孤独、美、超脱、幽默、天才、死、婚姻、女人和男人、幸福和痛苦、自然与生命、时间和永恒等深刻话题,而这些话题往往都是我们在人生路上不得不面对的。如今,周国平写作已三十年有余,他的文字愈久弥新,被一代又一代读者所喜爱。

这本《敢于孤独的勇气》,集结了周国平写作三十年来最为经典和知名的散文佳篇,选文对象包括《守望的距离》《人与永恒》《觉醒的力量》《各自的朝圣路》等11本周国平作品集。在本书开篇,周国平写道:“和别人混在一起时,我向往孤独。孤独时,我又向往看到我的同类。”一句话道出了孤独的真谛,矛盾而又复杂,正如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结合体。

“但解除孤独毕竟只能靠相爱相知的人,其余的人扰乱了孤独,反而使人更感孤独,犹如一种官能,因为受到刺激而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孤独和喧嚣都难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宁愿选择孤独。”一种独辟蹊径的理解让人对于孤独的感受特别的强烈。

“孤独中有大快乐,沟通中也有大快乐,两种都属于灵魂。一颗灵魂发现、欣赏、享受自己所拥有的财富,这是孤独的快乐。如果这财富也被另一颗灵魂发现了,便有了沟通的快乐。所以,前提是灵魂的富有。对于灵魂空虚之辈,不足以言这两种快乐。 ”孤独并不是一种泛滥的,犹如大路货一样的廉价品。拥有它的前提是有一颗丰富的灵魂……

“心灵的孤独与性格的孤僻是两回事。孤独是因为内容独特而不能交流,孤僻却无独特的内容,只是因为性格的疾病而使交流发生障碍。

孤僻属于弱者,孤独属于强者。两者都不合群,但前者是因为惧怕受到伤害,后者是因为精神上的超群卓绝。越是丰盈的灵魂,往往越能敏锐地意识到残缺,有越强烈的孤独感,在内在丰盈的衬照下,方见出人生的缺憾。反之,不谙孤独也许正意味着内在的贫乏。孤独与创造,孰为因,孰为果?也许是互为因果。一个疏于交往的人会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个人专注于创造也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孤独之为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而且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谜相遇。

周国平说,一个人怎样才算拥有“自我”呢?我认为有两个可靠的标志。一是看他有没有自己的真兴趣,亦即自己安身立命的事业,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感到内在的愉快和充实。如果有,便表明他正在实现“自我”,这个“自我”是指他的个性,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二是看他有没有自己的真信念,亦即自己处世做人的原则,那是他的精神上的坐标轴,使他在俗世中不随波逐流。如果有,便表明他拥有“自我”,这个“自我”是指他的灵魂,一个坚定的精神核心。

这两种意义上的“自我”都不是每个人一出生就拥有的,而是在人生认识你自己过程中不断选择和创造的结果。正因为此,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成为怎样的人负责。

这本书融汇着文学与哲学的美妙,带领我们重新去审视那些直面灵魂的问题,重新思考自己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态度;能让你保持内心的丰富、敏感与活跃,认识自己的禀赋与价值,过简单而富足的生活,享受生命本身,建立强大的灵魂世界。当你拥有敢于孤独的勇气,你便掌握了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