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顶级专家点评话剧《开炉》

辽沈晚报 2019年02月26日

2月25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话剧《开炉》专家研讨会在沈阳召开,十多位国内顶级专家提出了自己的观感和修改意见。

话剧《开炉》由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创作于2016年底,2017年至今已演出八十余场,曾先后参加第三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中国话剧协会东北大区优秀剧目邀请展演。

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的第二次修改也会在这次研讨会后开始。

作为《祖传秘方》的姊妹篇,话剧《开炉》讲述了抗战时期沈阳铁匠铺“义和盛”的传人不甘当亡国奴、走向抗日的故事。

国家艺术基金活动部副部长廖文罡表示,滚动资助项目的中心是聚焦于改、以改为主,这次研讨会后就是滚动资助项目二改的开始。他希望辽艺能够坚持以传世之心对待创作,用心、用情、耐心、细心打磨精品力作。

《开炉》可能成为

有人性审美高度的话剧

陈薪伊:国家一级导演 执导话剧《商鞅》《霓虹灯下的哨兵》

我非常喜欢这个戏,为什么呢?第一是我认为它有可能成为有人性审美高度的一部戏。

人性审美高度是我做导演以来四十多年一直追求的创作目标,时代前进了,观众进步了,最重要的就是观众进步。

我们这一代人对人的关注特别弱。而这部剧,我认为会成为具有人性高度的戏剧,因为它有个性,这里边一家人是三兄弟,一个叔叔,一个老师的女儿,一起成长的人个性都不一样,这就是我们二度创作很重要的一块,更何况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这个基础就构成了它可以成为具有人性审美价值的戏剧,具有人性审美价值的戏剧是人类最高级的戏剧,就是莎士比亚式的戏剧。

我在看戏的时候想到了整个演出风格就是辽艺的,《商鞅》在上海拍的时候我觉得很难,上海人演三秦大地的男人很难,只有辽艺,所以我特别佩服辽艺这几年的戏,包括《祖传秘方》,这是只有辽艺才能做出来的戏。

《开炉》有很强烈的

东北地域气派

崔伟: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

我看这个戏觉得非常有特点,不仅有辽艺的艺术风格,还有辽艺的艺术追求。

尽管这个戏还有很多打磨的空间,但有三个方面给我印象很深。第一是很浓郁的民族气概,我们可以很复杂的解读历史、写作历史,但是每个剧院和艺术家都有他们的艺术追求和特点,辽艺本身关注生活、扎根生活这种艺术风格在《开炉》中保持住了。

第二是它体现出了很强烈的地域气派,既是地域文化的气派,也是地域风格的气派,很多题材不是站在自己的文化和道德信仰上面去解读去展示的话,可能它就会同化,或者艺术上的丰富性、情感上的鲜明性就会大打折扣。

第三,戏中生命气息很强烈。这个生命气息就体现在这些人的生命感、生命的情感、命运的变化上面,这种生命气息不是概念的,它既是附着于人物的,又是演员通过他们的艺术表现、编剧导演通过他们的艺术创作所体现出来的,它是生活中的生命,又是舞台上的生命,这个气息是有着生活和舞台双重性的。

辽艺的创作有它的独特性,它和北京、上海不一样,它有丰富浓郁东北的大气,以及在气魄上面的粗粝感,以及粗粝背后的艺术张力。

艺术批评和审美

要有立场

杨绍林: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

我觉得艺术批评和审美是有立场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发表一番看法,而且都可以让你听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可能建议非常好,但是按照这个路子走又会出现新的问题让你走不下去,所以当我来参加这个会的时候,我更多的是想谈谈立场,首先在立场上找到一致。

审美有立场,这就离不开辽艺的风格,从我的角度看,辽艺的风格就是在念白上汲取了中国戏曲的念白功力,演员功底都不错。

我认为不要过多的在交代上下工夫,还是要在人物关系上下工夫。我希望辽艺能从东北风俗中挖掘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是有意思的,不嫌多。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刘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