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翟天临14日在个人微博发布致歉信,称近期“懊悔不已、深度自责”,“虚荣心和侥幸心让我迷失了自己”。翟天临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北京电影学院的一切调查,毫无推卸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并接受学院作出的一切决定,并正式申请退出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
昨日14时许,演员翟天临在微博发出致歉信,表示愿配合学院一切调查,申请退出北大博士后。致歉信全文如下:
近期网络上因我论文情况而引发的讨论,让我懊悔不已、深度自责。
在这几天的舆论声讨和批判中,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思想与言行。虚荣心和侥幸心让我迷失了自己。是我的不当行为,让学校声誉被连累、让学术风气被影响、让公众的信任被辜负。我深感自责和内疚。
作为一名青年演员,我一直希望有足够的文化素养和理论基础来支撑自己的表演,这也是我向往学术的初衷。正是出于对学习的重视,我决定攻读研究生。研究生就读期间,我参加了一系列影视作品的拍摄,并有幸取得了一点成绩。从那时起,我内心开始飘飘然,开始吹嘘自己,这种不良心态还被我带入到论文写作过程中,这促使我内心始终心存侥幸,忘记了初衷。我本应牢记,诚信是一切的准则。在此,我也要向被我影响到的相关论文作者真诚道歉。
北京电影学院是我最为感恩的母校。我愿意积极配合学院的一切调查,毫无推卸地承担我的责任并接受学院作出的一切决定。
北京大学是我最为向往的殿堂。我充满歉意地向光华管理学院提出,我正式申请退出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
如果没有大家这次的严厉批评与斥责,我曾经误以为自己已经到达了某一个阶段的彼岸,现在才发现,其实我是误入了歧途,距离目标还很远很远。我真诚地恳求大家原谅我这个曾经被虚荣心作祟的年轻人。
最后,我再以万分之诚意,向学校、向爱护我的师长,以及社会大众郑重道歉。还有一直支持我的粉丝们,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请大家相信,我必将以此为鉴,用最严谨的态度与行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勤勤恳恳、本本分分做好自己。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将依法依规
按程序作出处理
昨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回应:就初步认定结果和处理意见与翟天临本人进行了当面沟通。学院对于学术不端行为一直持零容忍态度,将会对翟天临事件依法依规按程序作出处理。
北京电影学院:
公布调查进展情况
昨日14时13分,北京电影学院官方微博发文称,对“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已进入正式调查阶段。
谢飞:创作专业不需要理论研究型博士生
2月14日,北京电影学院退休教授、第四代导演谢飞针对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一事,在微博发表了一篇标题为《大学艺术创作专业需要开设理论研究型的博士学位教学吗?》的长文。
文中谢飞导演介绍了国内高等院校开设研究生、博士生学位的情况,并且提出其中的问题,他拿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例子,认为学院多年来的博士教学实践不仅没出现什么杰出优秀的理论人才,博士论著被出版和引用的也属极少数。“低劣、抄袭的现象倒是常有发现。”
他还提出:“像我们电影学院以培养史论研究的‘电影学系’可以设立博生研究生教学,其它以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的编、导、演、摄、录、美、制、动画等专业是不适合的,也没必要开展这样的纯理论研究型的博士研究生教学!”
对于翟天临论文涉嫌抄袭事件,谢飞称,“对犯过错误、有污点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千万不要一棍子打死。一些有过污点的艺术工作者,接受相应的法律和行政处理之后,他就应该享有一切公民应有的工作和生活权利。”
最近,演员翟天临因不知“知网”被曝出论文抄袭,引起轩然大波。2月14日,翟天临就该事件发表了一封致歉信,承认是因虚荣心和侥幸心迷失了自己,并正式申请退出北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
黄山作协:
“翟天临事件”严重影响黄立华生活
日前,在北京青年报记者电话采访过程中,黄山市作协秘书长程勇军表示翟天临论文涉嫌抄袭一事,严重影响了黄山学院黄立华老师的生活。
电话里,程勇军向记者证实了黄立华是黄山市作协主席、黄山学院教授的身份。也证实了黄立华微信朋友圈里有关质疑演员翟天临大段抄袭他的论文信息,是黄立华本人发的。
“他本来是想说明一种现象,并不想搅和到这个事情里去,结果这个事情已广为人知,影响到他的生活了,他很恼火,不接受任何采访。”程勇军如此表示道。
程勇军称,对于黄立华,还是黄山市作协来说,此事件中相关涉事单位要对他抄袭论文这事做个解释。而黄立华老师这个时候再多发声,也没啥意义。他不想再管这个事了。
黄立华教授有无想过要维权,面对记者的提问,程勇军回应称,"他怎么去维权,是要他(翟)赔多少钱,还是把这个论文撤了。黄老师发表的这篇论文也已十多年了,他不想再摊这事了。”
翟天临致歉
不应只看作网络舆论监督的胜利
最终,被学术打假的青年演员翟天临在漫天的舆论声讨中发表了致歉信。翟天临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北电的一切调查,和接受学院作出的一切决定。同时向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提出,正式申请退出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相关工作。
翟天临致歉,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网络舆论监督的胜利。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就忽视了这个网络舆论监督典型案例可拓展的更深层次意义。穿越这场席卷全网的舆情海啸,公众也应该思考:如何分清舆论监督与网络暴力之间的界限,把握好情绪与理性之间的分寸感。
连续几天,在舆情炙烤下,这个85后青年演员似乎成了一丝不挂的“透明人”。从他就读的初中、高中直到大学,无数网友像福尔摩斯探案般翻出各种“实锤”证据,眼见他翟博士在公开场合吹的牛皮一个个破碎,网民陷入了集体狂欢。
诚然,应该乐见所有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理性讨论。就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这件事,它关乎中国几十万博士生的社会名誉,关乎教育公平,关乎诚信的价值底线,网友当然有理由把这事好好“盘一盘”,让涉事的人和机构给出合理解释。
但是,一个更值得反思的问题是,是否有必要拿着高倍放大镜把当事人查个底儿掉,甚至全盘否定一个人的全部价值?
要承认,作为社情民意的晴雨表,网络舆论为推动中国社会治理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两年,疫苗造假、滴滴凶车、权健风波等事件,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引起监管部门关注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但其次生的网络暴力也让人心惊。从人肉搜索第一案的“王菲事件”到百度贴吧的“爆吧事件”,言之无物、挖坟掘墓、攻击谩骂似乎成了舆情发酵后衍生出的网络暴力等常见现象。
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互联网治理举措,如国家网信办推出“微信十条”“账号十条”“约谈十条”等系列管理规定,规范网络秩序;国家版权局、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公安部、工信部持续等部门联合开展“净网”“剑网”,打击网络谣言等专项行动,净化网络空间。这一系列组合拳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引导网络舆论良性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综合中新、海外网、《新京报》、《北京青年报》、北京电影学院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