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钧
我带着高二年级的学生玩“接句”的游戏。
我给出的上句,是一个名叫“小娟”的弹唱艺人讲的。她说:“如果你唱得好……”我让我的学生们展开想象,补写这个假设句。我的要求是:写出你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要曲意迎合老师。
学生们的“接句”五花八门:学生甲——那你就可以上“春晚”了。学生乙——那你的粉丝就会特别多。学生丙——那就会有唱片公司主动上门与你签约。学生丁——那你就不用参加高考了。学生戊——那你以后就不用过上班打卡的日子了。学生庚——那你就可以嫁得好……
学生们嚷嚷着要看“标准答案”。我说:“你所写的,就是你自己的‘标准答案’。在你们看来,如果一个人唱得足够好,就可以过锦衣玉食的日子。你们掉进了一个陷阱——你们跋扈地让这个人以‘唱得好’为资本,去换取在你看来最为紧要的东西。
你们都知道‘价值观’这个词。‘价值观’其实就是‘观价值’——你怎样观瞧一个事物的价值?你更看重的究竟是什么?比如刚才你做接句练习的时候,你的价值观就稳稳地操控着你的笔。当一个人立志将自己变成赚钱工具的时候,就等于主动典当了自己的灵魂、阉割了自己的生命。彩虹、流星、涛声、鸟语,这些他都可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他沦为了金钱的奴隶。他的生命因此变得干瘪丑陋。
当一个人拥有了某种天分,除了跟名利挂钩,还可能得到怎样的奖赏呢?比如这个小娟,‘唱得好’这件事,给她的身心带来了怎样的欢愉?来看看这个句子的提供者小娟是怎么说的吧——‘如果你唱得好,院子里的树就比较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