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个暖心故事引发 各界强烈反响和持续关注

辽沈晚报 2018年11月21日

11月20日,沈阳等地,第一场冬雪。“‘2018温暖辽宁’请您评选十大暖心故事”占据本报当日的头版全部核心位置,本报官方微信、聊沈客户端、ZAKER沈阳以专题的形式图文回放101个暖心故事。101个暖心故事衬托着2018这一年的温暖举动和文明力量,回顾“温暖2018·见证辽宁文明的力量”历时10个月的系列报道,我们在寻找和呈现辽宁人言行一致的文明素养,重读百余个暖心故事的动人情节,我们深深感受到辽沈大地人文环境的向好、向善、向上。

除了在三个新媒体平台进行十大暖心故事评选,我们还将选择一些故事情节强、选票数量多的暖心故事,拍摄短视频,还原再现暖心故事的感人场景,通过回访新闻当事人看变化;还会制作音频节目,主播以穿透力的声线讲述动人的暖心故事;H5画面感强、图文并茂,暖心故事以H5的形式传播更广。

十大暖心故事评选刷屏新媒体

本报官方微信、聊沈客户端、ZAKER沈阳以专题的形式图文回放101个暖心故事,邀请读者对这些故事进行投票评选,点开每个暖心故事,收获的是内心的美好,本报官方微信的标题《“总有人偷偷地爱着你”的故事,就在辽宁人身边》触动内心的那份柔软,这样的暖文肯定是随手转发啦。

昨日的微信朋友圈、新浪、腾讯、百度、今日头条、东北新闻网等新媒体,被“2018温暖辽宁” 请您评选十大暖心故事刷屏,影响持续扩散。

沈阳的高先生看到了朋友圈转发的评选十大暖心故事,转发并评论说:“年底了,辽沈晚报回顾报道过的暖心故事,给人以向上的力量,这一年没有虚度,有这么多美好的事发生和陪伴,评选投票是必须的,阅读点赞更重要。”

暖心故事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百余个暖心故事,以一个个真实事件细致地展示了辽宁人的文明素质,“粗拉”不是辽宁人的代名词,读过这些暖心故事,你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责任担当、言行一致才是对辽宁人的准确描述。鞍山公益人士孙宝江出门逛街遇见老人晕倒,他冲上去为老人吸痰,以无畏的举动表明公益行动体现在多个方面,他既可以带领队员上街维持交通秩序;路遇老人生死攸关时刻,他也能跪地嘴对嘴急救。孙宝江完美展示责任担当、言行一致的含义。获得千元正能量奖金后,孙宝江从银行取出钱来立即发起“柳成荫基金”,队员随之响应,基金规模不断增加……不管用什么言辞点赞以孙宝江为代表的辽宁人,都难以概括他们的一举一动、大爱大善。

百余个暖心故事,以一处处感人的细节映衬了辽宁人文环境、营商环境的变化。第47期报道《“重信守诺人物”拿出千元奖金助学》说的是80元找零的故事,顾客没有拿走找零的80元钱,罗永虎通过媒体寻找欲退还80元,因为诚信不贪,罗永虎被本报和阿里巴天天正能量评选为“辽宁重信守诺人物”,获奖励5000元。报道刊发后,罗永虎在朋友圈中写道:“我从四川来沈阳打拼二十年,是热情的沈阳人处处帮我,我才能做成现在的海鲜生意。我愿意把5000元奖金拿出来,再加上那80元零钱,当作慈善基金来回报沈阳人。”从罗永虎对沈阳、对辽宁的深厚感情来看,正是辽沈人民的热情待客、互帮互助,才让罗永虎这样的外地人扎根这片土地,在这里创业发展,事业有成后乐善好施,把得到的帮助以多种形式回报回去。不昧80元零钱,不图5000元奖励,5080元当作慈善基金,是辽宁良好的人文环境影响了罗永虎,罗永虎也以更出色的行动为这份良好增添了新的内容。踏踏实实做生意,本本分分做好人,辽宁的营商环境留住并成就了罗永虎,罗永虎用辛苦劳动换来了生活、事业均有成。

走进大学讲暖心故事的“故事”

辽宁大学大四学生李玉文说:“看了大学生丁慧救人的事儿,我第一个反应就是勇敢和担当,她能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救人,真正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丁慧是学医的,掌握了急救的技术,我是文科生,也得掌握一些急救技能了。”

李玉文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她说:“我觉得今后能够报道这样的暖心故事,也是推动文明力量的一种形式,所以迫切地想知道这些报道的采访过程和背后故事。”

为了回应大学生群体对十大暖心故事评选的关注,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新闻背后的故事,更直观地感受暖心故事当事人的责任担当,本报将组织报道暖心故事的记者走进校园和大学生面对面交流暖心故事的采写过程,探讨暖心故事的核心价值观,倾听新生代学子对温暖举动、文明力量、人文素养等问题的见解和阐述,为本报接下来在暖心故事的报道上拓展领域、校准方向、增厚内涵。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吉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