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

由铜镜想到“金文化” 2023年03月23日 

朱忠鹤

“辽金文化”是辽宁重要的地域历史文化之一。辽宁朋友在与笔者的交谈中,论及更多的是“辽文化”,从辽帝陵到“辽三彩”,再到辽代留存下来的旧城址,“辽”一直是话题的主体,“金文化”以及金代历史遗存涉及得相对较少。

这块金代“大定通宝人物葫芦纹”铜镜犹如一个切口,撬开了回望辽宁地区金代时期历史的窗口。

金代时期辽宁的重要,在“大定通宝”钱币上就可窥见一斑。“大定”是金代第五任皇帝金世宗完颜雍的年号,而金世宗的登基地点就在今天的辽阳市,可以说,金代政权发生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辽宁这片土地上。

从“大定通宝”再拓展至金代货币这个话题。在已经发现的金代窖藏铜钱中,以东北地区的数量最多,而其中,又尤以吉林和辽宁为最。金人之所以将大量的铜钱藏于地下与金朝实行严格的铜禁政策,以及金人权贵为了隐匿财产避税有关。就此而言,这又是洞察金代辽宁的一个窗口。

在朝阳凌源市三家子乡天盛号村,有一座东北地区发现最早的石拱桥,它就是金代的天盛号石拱桥,有着“关外第一桥”的美誉。这座石拱桥是新中国成立后,我省考古工作者发掘出土的第一座石拱桥。这座石拱桥的发现,不仅可以窥见金代工匠的造桥技艺,还丰富了东北交通道路史。

再将注意力转移到教育上来,现今的辽宁也是金代十分注重的区域。当时的辽阳府是金代东北地区辞赋、经义等科的考试中心。正因为教育得到了加强与发展,辽阳府在金代曾出现“三兄弟同榜”和“父子兄弟一门四进士”的科举佳话。

金代文学作为北方少数民族文学的代表,也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籍贯为辽南熊岳的王庭筠被人形容“文采风流,照映一时”。作为金代辽宁文学家的代表人物,王庭筠不仅留下了大量诗文作品,而且受到金章宗的赞颂。就连写下“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名句的金代文宗元好问都盛赞王庭筠是“辽海东南天一柱”。

以上种种,可见“金文化”在辽宁留下的印迹之深。

(本版图片由辽宁省博物馆提供)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