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5

从粉条厂试水到酿出精啤 那叫吃得开 2020年05月22日 

李宝龙,一个从朝阳穷山沟走出来,辗转到盘锦发展的基层科级干部。

从2018年4月起,担任盘锦市大洼区新立镇杨家村第一书记,这位“80后”第一书记带领全村745户村民,建粉条厂、大酱厂,打造特色农特产品品牌,彻底实现了杨家村三次产业联动发展;通过自己多年的招商引资经验,先后引进多个项目入驻当地产业园,年创产值达1.5亿元;号召村民参与“认养菜园”增收,同时带动特色旅游,每年为村民增收5000元以上。

在两年的时间里,李宝龙脚踏实地,甘心情愿,以干求成,以干求胜,带领杨家村走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致富路。

杨家村

脱贫攻坚大事记

2018年4月,北京世纪夏鹏集团投资1500万元的年产8000吨哈喽鲜仔精酿啤酒正式入驻盘锦(新立)小微企业创业园,实现园区与村办企业联动发展。

2018年7月,经过多方的前期调研,杨家村班子集体商议决定采用陕西省袁家村产业发展模式,开办一个手工粉条加工厂,打响乡村集体经济攻坚战。

2018年11月,粉条厂正式开工生产,命名“拍拍粉”。平均日产300斤,创产值4000余元,吸引村民入股5人,带动就业7人。

2018年12月,河北创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的盘锦雄盛纸塑包装制品项目正式入驻盘锦(新立)小微企业创业园,建立了杨家村与创业园之间的产业互通互联。

2019年1月,盘锦哈喽鲜仔精酿啤酒正式上市,春节期间,300多吨精酿啤酒被订购一空。

2019年1月,拍拍粉参加辽宁省委组织部举办的第一书记“年货大集”活动,取得了日销百斤的骄人成果,并成功跻身“辽宁省第一书记展销平台”进行电商销售,实现了“买辽宁、卖辽宁”阶段性目标。

2019年6月,村班子共同商议,决定依托杨家村认养农业总部,开展“我在杨家认养一分菜园”活动,掀起精准扶贫、致富增收认养高潮。

第一书记手记

2018年

11月

粉条厂开工了 粉条也吃够了

来到杨家村的几个月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做什么、如何做”能让百姓实现增收。经过多方的前期调研,并与镇主要领导和村两委班子集体商议后,我们最终决定采用陕西省袁家村产业发展模式,开办一个手工粉条加工厂。之所以选择粉条加工厂,一是因为盘锦当地没有一家土法治粉的企业,存在较大的地域市场;二是手工粉条与机制粉比起来口感更好、更健康;最重要的是,这个项目投资少,村民参股没有压力,纯手工制作,参与性更强。这样的模式村民既能参股又能就业,一举两得。

9月,我跟原村支部书记、会计及村民代表一行四人去了阜新市大板镇的路上,此行是为了考察原材料市场,并到一家手工粉厂参观工艺流程,做经验交流。我们了解了合作社的基本情况,考察了村手工粉条厂生产设备,听取了企业负责人对相关设备的介绍,最终确定这里为红薯淀粉原材料基地。原材料问题解决了,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秦皇岛市卢龙县考察生产设备,签订购买合同。

11月,拍拍粉正式生产运营了。在开工前不到半个月时间里,我们先后分别4次到葫芦岛万屯镇、锦州市北镇市、鞍山市千山区同行业企业学习考察。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迎来了开工的日子。

回想起从今年4月份我来到杨家村的第一天到现在,在筹备的5个多月时间里,我和村民们一起出门考察,学习技术,经历了多少次设备的调试更换、经历了多少次工序上的调整优化、又经历了多少次原材料配比失败而产品功亏一篑后才有了今天来之不易的成功……

由于刚刚掌握基本的生产技术,真正运用到实践中来还是会产生与理论不同的效果。例如,勾芡比例、粉条入锅火候、冷却时间都会对产品质量产生极大影响,只能亲自动手实验。光是解决冻干粉条易断、柔韧度差这一项质量问题,我们就不知道尝试了多少回,失败了多少回,吃了不知道多少不良品粉条。粉条厂开工了,我也吃够了,我这辈子就再也不想吃粉条了!接下来,我们要研究大酱厂的事儿了。

2019年

6月

全力留住好项目 转变思路寻找新机会

去年4月份,机缘巧合,我结识了北京世纪夏鹏集团总经理施海涛。在北京闯荡多年、积累了一定财富的施海涛一心想要回到家乡盘锦创业,造福百姓。当时他就表示希望鲜仔精酿啤酒这个项目能够落在产业园内,并能在短时间内出产品、见效益,我当然要尽全力留住这个好项目。为了让项目尽快落地,我全程协助他办理了相关审批手续。我和公司工作人员多次找到市食药监局、区环保局等部门,协调解决相关资质。终于经过半年多的时间,食品生产许可证、环评手续等要件全部办理完毕,为企业赶在2019年春节前产品上市创造了必要条件。

一旦接触到招商资源,我就赶紧电话沟通、登门拜访,先后引进了北京世纪夏鹏集团投资1500万元的年产8000吨哈喽鲜仔精酿啤酒、河北创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的盘锦雄盛纸塑包装制品及北京富莱斯布艺家居生产等4个项目成功入驻产业园。项目投产后,年创产值1.5亿元,实现税收230万元,解决新立镇当地就业30余人。

很快,我又在村里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村民房前屋后的菜园子里种的蔬菜,大部分人家都吃不了,有的老一点的就喂牲口,还有不少就烂在地里了,这是一种浪费啊!

于是,我想到了我们新立镇农业赖以发展的模式——“认养”。今天,通过村两委班子共同商议,集体讨论,我们决定依托杨家村认养农业总部,以村民自家房前屋后菜园为认养标的物,开展“我在杨家认养一分菜园”活动,掀起精准扶贫、致富增收新一轮认养高潮。

其实,要说这菜园子几乎到处都有,果蔬的质量也良莠不齐,孰好孰坏谁也说不清楚。我觉得,要让客户认可,首先要创新经营方式,采用认养客户自助与托管经营两种方式。农时,认养人可以在节假日走进田间地头来个亲子农事活动,既教育了孩子又增进了家人感情,其乐融融,也可以全部托管由村民种植。

其次要优化种植方式,坚决杜绝化肥、农药,一律施农家肥,保证果蔬绿色无农残。三是改变营销方式,对于周边客户由认养总部采用“每天、每3天、每周”等不同时间段配送到家服务,或者按照客户要求,盈余的无公害蔬菜统一包装,批发到农贸市场、超市。

第一书记说:

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担任第一书记之前,我就是大洼区招商管理服务中心招商四局局长。多年的招商引资经历让我积累了多方面的人脉资源和招商经验。身为第一书记,我更应该充分运用好自己的资源,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帮助新立镇招商引资,实现园区与村办企业联动发展。

在做第一书记的这段时间里,我考虑的绝不是引进一个两个项目,我的想法是建立杨家村与创业园之间的产业互通互联。

到那时,受益的不仅仅是杨家村,甚至会提振镇、区整体经济和社会水平。

村里老乡说:

“书记帮我们走向富裕”

4月3日,初春的阳光从杨家村村民隋新家房外搭的阳光棚里透过来,屋里暖暖的。今年60岁的隋新声音洪亮,热情地招呼记者进屋“唠嗑”,手里还端着自家菜园里种的西红柿、草莓等水果。

自从2018年4月,李宝龙担任盘锦市大洼区新立镇东部杨家村的第一书记,隋新就开始跟着这位第一书记一起走向“富裕”之路。在村里成立粉条厂的时候,隋新第一个冲上去参与,成为最初的6位入股村民中的一员。

忙的时候,隋新每天都去粉条厂里工作做粉条,一天能拿到80元的“工资”,平均一年下来,每个月都能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如果不是李书记,我们除了在地里干活就是在家呆着,有了粉条厂,我们就像有了个‘工作’一样,一年下来能有1万多的收入呢!”

每年仲夏时节,隋新家的后园子里都是一片生机勃勃,黄瓜、西红柿、豆角、紫茄子……这些都是城里人“认养”的菜园子。每天,隋新都要负责“照顾”这些果蔬生长,还会根据“菜园主人”的要求,送菜上门,每分菜地隋新能得到1200元的收入。

“李书记来之前,我们自家的菜园子都是自己种自己吃,差不多半亩地的蔬菜也吃不了,很多都烂在地里了,”隋新回忆道,“现在书记带着我们搞认养,我家一共6分地,每年都多了7200元收入!” 辽沈晚报记者 李娜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