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散落在辽宁大地的民间文艺‘珍珠’穿起来”

辽宁日报 2024年05月31日

本报记者 刘臣君

2013年9月开馆的抚顺满族原乡民俗博物馆,是满族民俗文化发展与研究的展示馆,展品多是满乡特色生活用品器具。5月28日上午,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调研抚顺满族民俗文化和民间文艺工作亮点。其间,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本报记者:请您谈谈对辽宁民间文艺的期待。

潘鲁生:民间文艺其实就是大众的文艺,人民的文艺,在辽宁到处可见,包括我们常听到的东北大鼓、二人转,还有我们看到的日常生活用品。

从什么样的角度去发现、传播、传承辽宁民族民间的文化和艺术?应该站到文化研究的高点上。现在的民间文学和民间工艺两大工程主要面向的是民间文化、人民文化,我们必然要从生活的角度出发,把散落在辽宁大地的这些民间文艺收集整理、研究传播起来。

本报记者:关于《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中国民间工艺集成》,您对辽宁的编纂工作有什么样的评价?

潘鲁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辽宁卷》在全国领先做了很多尝试,在编辑、收集整理和后续的研究上,形成了一系列编辑经验,这值得认真总结和推广。

首先是重视,无论是辽宁省委宣传部、省文联,还是辽宁省民协,都非常重视这项工程。专家队伍也非常得力。专家的参与对大系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了解辽宁民间文艺,特别是民间文学的出处、分类,包括各个门类之间的这些传承的谱系,他们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工作。一定要把散落在辽宁大地的民间文艺“珍珠”穿起来。

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到80年代的三套集成,即《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辽宁积累了很多经验,把过去积累的这些文化资源运用到这次《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辽宁卷》上,把过去的东西用好,把现在遗留的这些民间文学整理、收集、研究好,这是首要任务。

民间工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辽宁有地方特色的一种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用,关联到很多民间的生活用品,民间工艺一定要回归生活,回归生活场景,所有的器用生活用品才是民俗文化和民间工艺的载体,一定要落到穿戴用这一层面上,才能把我们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农耕文明所留下的文化遗迹记录下来。

民间艺人的创造性是靠专家学者去归纳整理的,要客观地记录,不要赋予太多主观性。客观记录后的理论深化,是要给我们的后人留下研究空间。现在我们留存下文化的种子,保存好,使其在今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开花结果。

本报记者:辽宁正在打造新时代“六地”,其中包括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民间文艺如何来赋能?

潘鲁生:旅游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也是现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文化的融入很重要,因为文化说到底就是当今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需求。如何把传统文化的这些种子培育好,不是简单地把老东西拿来就用,而是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辽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要将这些宝贵资源与文旅项目有效结合,需要创意产业的参与,形成新兴产业。无论是大的旅游线路规划,还是乡村社区旅游点的建设,都需要文化元素的融入。这需要设计师的参与,将资源有效利用,发挥其价值。同时,旅游产业作为一个大产业,关键在于抓特色、特点,要抢抓文化特色的优势,凸显地方旅游的本色,形成独特的旅游吸引力。

当我们谈论乡村旅游,特别是辽宁的乡村旅游,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游客来到这里能做什么,而是他们能体验到什么。游客来到东北,来到辽宁,他们想要的是一种文化体验,而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艺术、习俗等。走进我们的传统村落,或者我们现在的美丽乡村,游客应该能够体验到真正的文化。这不仅仅是看看风景,而是要参与其中,比如参与辽宁特有的文艺互动,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体验。

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我们需要根据游客的需求来设计旅游产品。旅游消费者是我们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文化是一种资源,我们的目标是将这种资源转化为产品,为消费者服务。如何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平衡和研究。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它将成为资本,为我们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带来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