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在传承弘扬雷锋精神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辽宁日报 2024年03月26日

姜广多 张 睿

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指明了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在弘扬雷锋精神中的使命和责任。回顾学雷锋活动60多年的历程可以看出,注重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始终是学雷锋活动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动力源泉。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优良传统、勇于担当作为,在弘扬雷锋精神的实践中更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表现。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的先进性归根结底要通过每个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体现出来。在弘扬雷锋精神中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既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本色的有效途径。

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党员干部在学雷锋活动中必须走在前列、争作表率。只有党员干部带头学雷锋,努力践行雷锋精神,才能不断增强学雷锋活动的引领力,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学雷锋的浓厚氛围,汇聚起强大精神力量。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党员干部带头弘扬雷锋精神,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中蔚然成风,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力量。雷锋是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楷模,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上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生活上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雷锋精神高扬理想信念旗帜、涵养大爱胸怀、发扬忘我精神、激发进取锐气,激励一代又一代人进步成长,已经积淀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因此,带头弘扬雷锋精神,以雷锋为榜样,以雷锋精神为引领是党员干部提升素质觉悟、保持先进本色的动力源泉。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雷锋精神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生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和精神源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新时代新征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党员干部践行雷锋精神,发挥雷锋精神的激励和引领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主流价值建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毛泽东同志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时指出,“不但普通干部、群众学雷锋,领导干部也要带头学,才能形成好风气。”广大党员干部既是学雷锋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学雷锋活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要充分认识自身在弘扬雷锋精神、推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责任使命,立足岗位、率先垂范,既要发挥好自身模范带头作用,做学雷锋的模范,又要在履职尽责中积极推动学雷锋活动开展,保障和支持志愿服务,倡导向上向善价值理念,努力推动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用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助推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

勇于担当使命的必然要求。践行雷锋精神,做坚定理想信念的模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雷锋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始终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理想,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和崇高追求。党员干部践行雷锋精神,就要学习他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价值追求、忘我的奉献精神以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担当,始终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担当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

践行雷锋精神,做为民造福的模范。雷锋热爱集体、关爱他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使命和为民情怀。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是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挑战、走向胜利的力量之源。党员干部要在雷锋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人民至上,努力造福人民,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真诚为民的行动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践行雷锋精神,做敬业奉献的模范。学习雷锋精神,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要像雷锋那样,以火热的激情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敬业奉献、担当作为,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践行雷锋精神,做不懈奋斗的模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无论我们将来物质生活多么丰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不能丢,脚踏实地、苦干实干、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雷锋的一生,留下了无数奋斗的足迹。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前进道路上充满风险挑战,党员干部要有雷锋那样的志气、骨气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坚持不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分别为抚顺市委党校、辽宁雷锋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