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 畅通大动脉 完善微循环

辽宁日报 2024年02月04日

本报讯 记者孙大卫报道 一路通,百业兴。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也是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促进共同富裕的坚实保障。去年以来,辽宁高度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重大项目为抓手,路网骨架持续拓展,交通枢纽日益完善,百姓出行愈加便利,物流运转更加顺畅。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网络,不仅缩短了辽宁与世界的距离,也提升了辽宁人的生活质量。

畅通大动脉。在高速公路方面,去年我省共实施高速公路项目建设9条、总里程805公里。其中,4条高速新开工,3条超百亿元高速加快推进,2条高速建成通车。截至目前,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4409公里。在铁路建设方面,沈白高铁项目持续加快推进。截至目前,全省高铁里程已达2214公里。

完善微循环。去年,我省共实施普通国省道建设改造工程1283.9公里,超额完成计划7%;八盘岭隧道、柳河大桥等工程全部完成建设;共建设改造农村公路5643公里,完成计划的121.7%。沈阳地铁2号线南延线、4号线一期工程以及大连地铁5号线相继投入运营,两地百姓出行更加便利。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新建县、乡、村快递物流节点分别为15个、146个、2654个。

拓宽“大通道”。全力保通保畅,去年,我省共完成粮食中转4650万吨,同比增长6%,占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40%。经我省港口上水的外贸原油9700万吨、铁矿石8900万吨,分别占同期东北地区原材料消费量的54%和56%左右。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货邮吞吐量34.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0%和35%;高速公路出口流量日均78万台次,同比增长48.4%;集装箱海铁联运量突破150万标箱,占比12.2%,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新增集装箱航线8条,建成陆港型服务节点28个。全年预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315万标箱,同比增长10%,增速位居全国沿海省份前列。

从沿海到腹地,从城市到村庄,越来越通畅的道路带着更多车流、物流、人流驶向幸福、驶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