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中县袁家屯村

产业蒸蒸日上,年轻人回来了

辽宁日报 2024年02月04日

袁殿学两口子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 本报记者 查金辉 摄

本报记者 胡海林

“这玩意可怪呢,两天一宿就能拔一节,噌噌往上蹿。小年前后,我们这黄瓜就能上市了。”58岁的袁殿学站在棚里垄间,麻利地薅着瓜秧的侧枝侧蔓,动作轻柔,就像侍弄自己的孩子。看着他满脸笑容,妻子金桂珍接过话匣,“自打回家种大棚后,老袁脸上的笑可是多了。”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干着活儿,一垄垄经梳理过的瓜秧,在他们身后散发出绿意葱茏的光芒。

4年前,袁殿学和妻子决定结束打工,回到老家葫芦岛市绥中县高甸子满族乡袁家屯村,租种一个乡村振兴项目的设施大棚,也一度忐忑不安。好在有村干部的鼓励、带头人的技术帮扶,他俩勤劳能干,家里的收入开始芝麻开花节节高。

袁家屯村位于县城西北部约30公里,夹在东大山和南山之间,呈狭长的带状。时间倒退几年,这里还是省级贫困村,人均一亩多耕地很难刨出幸福日子,外出务工是大多数家庭的无奈选择。

“这里的耕地大多是沙土地,老百姓就靠沟里种花生、山上栽果树,但架不住交通不便,大部分人日子过得紧巴巴。”袁家屯村党总支书记刘志永说,“2017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不到8000元,哪家有点儿病和灾的,很容易就出现一夜致贫或返贫。”

过去,和大多数偏远山村一样,没有带动性产业,是困扰袁家屯村发展的主要瓶颈。怎么脱贫?怎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袁家屯村把落脚点放在设施农业上。

转变出现在2019年,在县乡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当地投入财政资金1010万元,在袁家屯村建起46栋标准化设施大棚,并以承包的形式提供给当地有发展意愿的村民,既可以缓解村民建设大棚的投资压力,又可以形成稳定的资产收益。

“当时,大部分村民对设施农业是不太认可的,认为设施农业技术要求高、风险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带领村民代表走出去考察,通过学习交流,了解设施农业的种植、管理和销售等模式,慢慢就统一了认识。”刘志永说。

第一年,袁殿学就尝到了甜头,150米长的黄瓜大棚给他带来10多万元的毛收入,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他说:“我们这离蔬菜批发市场只有几公里,每天采摘来的新鲜黄瓜,就从批发市场输往北京等地,非常抢手。”

在袁殿学等人的示范下,袁家屯村村民的种植热情空前高涨。不少村民自筹资金建设设施大棚,加入种植黄瓜的队伍中来。截至目前,全村已建成设施大棚191栋,其中145栋为村民自主投资建设,全村黄瓜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

抓住了产业这个牛鼻子,袁家屯村又开始琢磨起新的产业项目。依托当地水果产量较大的特点,统筹相关部门资金,村里又建起了一个占地300平方米、容量1500立方米的恒温库,租赁给水果经销商户又增加了部分集体收入。短短的四年时间,袁家屯村从集体零收入发展到如今年收入36万元,一跃成为全乡集体收入最高的明星村。

村集体“钱袋子”鼓起来,村里环境美化、产业谋划、帮老助困等工作,就有了更好的依靠。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无论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还是推动乡村振兴,都离不开激发乡村造血功能及活力,用发展的思维来化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遇到的难题。

在实现全村75户169人贫困人口脱贫,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袁家屯村抢抓发展的同时,也强化了对脱贫人口、返贫边缘户的监测。通过网格员、驻村干部、村干部、包村乡干部等,织起一道严密的监测网,发现有村民出现返贫致贫风险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化解风险。

2022年3月,村民李国福的老伴儿因病住院,手术自费花了5万多元,欠下部分外债。刚脱贫不久的李国福,又面临返贫的风险。村里及时监测到这一情况,迅速启动帮扶机制,为他安排了村里的环境维护公益岗位。

“家里有六七亩地的玉米花生,每年只有五六千元收入,老伴儿体弱多病常年吃药。不敢相信,没有党的好政策和村里的帮扶,这日子该有多难?”67岁的李国福说。如今,靠着公益岗位的稳定收入,平常到蔬菜大棚做些零工,李国福也不再为家里生计发愁。

近三年来,通过月排查和日常监测,实施产业帮扶、医疗帮扶、政策兜底等举措,村里帮5户像李国福这样的边缘户化解了风险,实现了全村无一返贫的成果。

村里产业发展蒸蒸日上,带来一个可喜的变化,就是年轻人的“回流”。32岁的袁红利就是其中之一,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多年后,他目睹村里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并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机遇,便选择了回来建设家乡。年轻人的回归,同时也给农村发展带来新理念。

“年轻人接受新生事物强,更注重生产的科学性和效率。比如前辈在生产中主要是考虑成本,用价格低廉的农资,而我们更注重效果最佳但价格可能贵的。我们希望通过精细化的生产管理方式,能起到示范作用。”袁红利说。

数据显示,六年间,袁家屯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了1万余元,成为十里八乡闻名的富裕村,但袁家屯并没有满足于现状。2023年,村里探索新的产业项目,开展了20亩山枣的试种实验,实验成功后准备把村里的闲置坡地利用起来,增加一个增收渠道。

“过完春节,我们还要去山东考察金银花栽种,想把它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美化环境和庭院经济两不误。产业振兴是我们发展的底气,是我们村民过上更幸福生活的依靠,必须倾心倾情倾力办好。”刘志永说。

百姓说

袁家屯村村民李国福:去年老伴儿生病住院,一下子欠了外债。村里得知这种情况,很快就给我安排了公益岗位,让我不再为家里的生计发愁。

袁家屯村村民袁殿学:第一年,黄瓜大棚就挣钱了。我们这儿离蔬菜批发市场很近,新鲜的黄瓜十分抢手,供不应求。

袁家屯村党总支书记刘志永:村民们收入涨了好几倍,日子越过越好,一些年轻人也从外地陆续回到家乡,相互携手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