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乐 黄 岩
“在车站遇到难处,马上有民警帮忙,心里感觉踏实又温暖。”近日,来自江苏的徐女士一行到沈阳旅游,一番评价成为全省公安机关全面落实各项打防管控措施织密“安全网”的一个缩影。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东北旅游热度大增,外地游客、省内人流物流车流密集。眼下,全省公安机关正在开展打击防范“两节”突出违法犯罪的冬季行动,与“平安护航”专项行动“无缝衔接”,目的是确保全省社会治安持续安全稳定,让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多举措拉满“平安值”
1月12日,“1234我爱辽篮”再次响彻沈阳浑河两岸,沈阳公安285名警力在辽宁体育馆及周边默默值守,确保秩序井然。
提升社会面见警率、管事率,是强化社会面管控的重要一环。全省公安机关采取巡特警、交警、社区民警、机关下沉警力“四警联动”模式,对繁华街区、车站广场、旅游景区等点位加强巡逻防控。
根据公安机关打击工作经验,每年“两节”前夕都是各类违法犯罪案件高发时期,一些普通侵财案件还极易转化为重大恶性案件。省公安厅刑事犯罪案件侦查局副局长赵勇表示,全省公安机关紧扣破案、打处、追赃、返赃等关键环节,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财产损失。冬季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已侦破入室盗窃、街头两抢、盗窃门店、涉车盗窃等传统侵财类和涉黄赌毒等违法犯罪刑事案件4000余起。
全省公安机关紧盯涉烟酒领域突出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批发市场、农村大集、城乡接合部等排查走访,截至目前,侦破涉烟酒领域犯罪案件62起,打掉犯罪团伙12个,端掉窝点32个,涉案价值6800余万元。通过依法依规集中攻坚一批大案要案,铲除一批犯罪窝点,严惩一批犯罪分子,让群众在春节期间烟、酒购销安心、放心、舒心。
此外,省公安厅还部署持续推动警力下沉到农村基层一线派出所,目前全省11565个行政村已配备驻村辅警11772名,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全省“一村一辅警”全覆盖工作,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
全方位提升“满意度”
“这个人与一名逃犯的相似度达到90%!”近日,沈阳市公安局沈北新区分局民警利用智慧公安系统研判警情信息,发现一名男子的体貌特征和身份信息与一诈骗案嫌疑人高度吻合,出警民警将其控制住后查明,此人正是被外地警方追捕的逃犯。
科技赋能,夯实治安防控根基。不久前,公安部在全国命名了首批59个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沈阳和锦州榜上有名。能够入选,不仅表明治安防控根基厚实,更要求打造高水平警务开启群众办事“加速度”。
“春节期间准备出门旅游,趁着周末有时间过来办证。全程自助化,便捷!高效!”1月13日,在锦州市公安局铁北地区警务中心自助服务区,刚刚办理完港澳通行证申请签注业务的市民宋先生连连称赞。
“该中心涵盖了群众常办的户政、出入境、车驾管等相关业务,还有5G可视对讲报警等系统,通过功能业务的完善性和服务便民的多样性让群众更满意。”锦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全省公安机关大力推进“智慧警务”建设,让“自助办”“预约办”“随时办”成为新常态,实现了24小时“不打烊”的全新警务模式。
化解小矛盾、筑牢大平安。去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深化“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百日攻坚”,结合接处警、查办案、驻社区以及网上巡查等工作,及时发现提早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尤其是广泛排查情感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在为期7个月的“平安护航”专项行动中,全省公安机关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8.49万起。
“群众过节、公安站岗。”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公安机关将以保民生、护民安、暖民心为第一标准,让群众在“警察蓝”的守护中,感受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