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严佩鑫报道 “您看,实施秸秆还田,这土壤疏松度非常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大米质量也逐渐提高。”11月28日,灯塔市佟二堡东荒农场场长徐振辉兴奋地介绍,“黑土地保护这个项目在我们农场实施5年了,辐射周边几千亩,不仅土地质量提高,化肥减量,病虫害也减少了。”
作为灯塔市最早种植水稻的家庭农场,东荒农场在黑土地内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机作业化水平,实现了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通过实施黑土地保护项目,东荒农场秸秆秋季全量湿耙还田,进一步提高土壤的含量,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灯塔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海波说,灯塔市通过项目实施,平均每亩地减少化肥使用量3公斤左右,土壤的板结状况得到了改善,同时,土壤的地力等级得到提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粮食产量。
近年来,灯塔市积极推进黑土地保护工作,精心组织项目实施,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为实现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巩固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提供有力保障。作为全省确认的17个典型黑土地区重点县,灯塔市93.14万亩耕地全部为黑土地。为保障农业稳产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目前,灯塔市已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及耕地保有量的统筹划定,高标准规划农田建设项目,实施保护性耕作,实现藏粮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