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推岁末两大展览

看官窑瓷器争艳 赏宫藏“青绿山水”

辽宁日报 2023年11月17日

(清)郎窑红筒式瓶。

(明)永乐甜白釉盘口兽耳长颈瓶。

(清)姜筠作《秋山萧寺图》(局部)。

本报记者 郭 平 文并摄

11月16日,沈阳故宫博物院在建院97周年之际推出两大重磅展览:“御窑·宫瓷——明清御窑瓷器的传承和创新”展览,展出景德镇御窑厂出土的明代各类遗存和沈阳故宫博物院院藏的明清官窑瓷器共计162件(套);“千峰翠色——院藏青绿山水绘画展”,展出沈阳故宫院藏清代传世青绿山水画作,令游客漫步清宫古建筑之时,与古人同游山水间。

罕见个头“永乐甜白”瓶

尽展明代匠人“冰玉”之心

明清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江西景德镇,并形成了专门烧造宫廷用瓷的御窑厂。景德镇御窑厂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烧造御制瓷器的时间长达542年,代表了明清制瓷业最高工艺水平。

沈阳故宫博物院在建院97周年之际,携手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在沈阳故宫銮驾库联合举办的“御窑·宫瓷——明清御窑瓷器的传承和创新”特别展览,选取明清两代瓷器烧造的经典器物,以时间为脉络,借“永宣遗韵”“成窑风采”“嘉万神髓”“督陶相继”4个部分,讲述明清官窑的故事。

明永乐、宣德两朝,御窑瓷器的数量和种类较为丰富,青花、甜白、红釉、酱色釉等瓷器均有生产。白瓷,在永乐一朝发展到了极致,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白釉新品种“甜白釉”有“白如凝脂,素犹积雪”之誉。“永宣遗韵”单元展出多件“永乐甜白”,展出的目前所见永乐瓷器中形体最高的明永乐甜白釉盘口兽耳长颈瓶,不仅器物个头罕见,而且色泽光润洁白,让人领悟明代匠人“冰玉”之心的同时,亦可体会“甜白釉”瓷器“白如凝脂”的意蕴。

到了清代,景德镇御窑厂于清顺治康熙时期恢复生产,在沿袭明代风格和工艺的基础之上,于釉料、造型、纹饰等方面进行发展与创新,如创制转心瓶,创烧粉彩、珐琅彩、豇豆红、郎窑红等新品种。在康、雍、乾社会经济繁荣时期,清代景德镇御窑厂各方面技艺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督陶相继”单元展出了沈阳故宫院藏康、雍、乾时期的精品瓷器,其中的“清郎窑红筒式瓶”,是由江西巡抚兼御窑厂督理郎廷极主持景德镇窑务时所创烧的一种瓷器。这件瓷器造型古朴大气,瓶口沿镶鎏金铜口,器身为郎窑红釉,釉汁浓稠,下垂于足,色彩鲜艳,于深红中呈现不规则牛毛纹,有“明如镜,润如玉,赤如血”的郎窑红特色。瓶底为淡色青绿釉,有细碎的开片纹。此瓶为清宫插花所用,瓶内附有铜胆,其作用在于冬季天气寒冷时,可以有效防范插花时冻裂瓷瓶,构思精巧。

29件山水画

演绎“浓妆淡抹总相宜”

11月16日,沈阳故宫博物院还推出“千峰翠色——院藏青绿山水绘画展”,精选了沈阳故宫博物院藏的29件(套)清代青绿山水绘画,通过“浓妆淡抹总相宜”“游历青山绿水间”两个单元带领游客同古人一起游览山水风光。

据介绍,中国山水画创作既有设色,又有水墨。设色可分重彩和淡彩,以石青、石绿为主色调的青绿山水画为典型的工笔重彩。在青绿山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大青绿”“小青绿”以及“金碧山水”三个门类。到了清代,青绿山水画与文人画、院体画等相融合而获得了发展,对青绿山水的演进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传世画作有的高度写实,大有可赏可游的韵味。

本次展览的“游历青山绿水间”单元,展出了袁耀的作品《海峤春华图轴》,图中高崖危壁,陡立云霄,巨浪狂涛,层层浊浪之中,三人乘舟而行,一人摇橹,二人对坐,望向远方。所绘内容为传统神话故事题材,用笔工致,海浪刻画尤为精细。

青绿,为大自然的本色;青绿色调,是古人遵循的自然之道。沈阳故宫博物院推出“青绿山水”专题展览,通过充满文人气息的青绿色彩与墨色交融,展现祖国的山河壮丽、江山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