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于西辽河流域的石埙可媲美中国最早乐器贾湖骨笛——

八千年前的石头会“唱歌”

辽宁日报 2023年10月20日

朝阳市德辅博物馆珍藏的石埙,距今八千年兴隆洼文化时期遗址出土。左为“石流星”,右为两孔石埙。

在陶埙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形状,图为宋代童玩小埙。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文并摄

辽宁省博物馆正在举办“箫韶九成——中国古代音乐文物展”,其中有多组埙。埙的历史十分悠久,尤其是发现于距今8000年左右兴隆洼文化时期的石埙,是中国发现的早期乐器之一,进一步证明中国音乐起源时间。

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石埙

清脆素雅,婉转迂回。

走进辽宁省博物馆正在举办的“箫韶九成——中国古代音乐文物展”展厅,沉寂在千万年历史长河中的各式器乐与现代音效融合,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欣赏,通过视觉、听觉与触觉来全方位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展柜中一支骨笛是展览中的重点文物之一。据该展览策展人、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副主任王忠华介绍,这件骨笛出土于河南贾湖遗址,由鹤类尺骨制作而成,距今8000年左右,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乐器。

与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同样重要的还有5组由陶土制作的埙。“在中国音乐史上,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乐器,它的出现,从侧面证明了音乐的出现。”对埙的发展历史有着多年深入研究的沈阳音乐学院教授陈秉义说。

这5组埙分属不同历史时期。其中最早的一件陶埙出土于距今6800年至48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王忠华表示,这件埙的形制奠定了后世陶埙的基本形态。

记者了解到,朝阳市德辅博物馆也藏有多件埙,尤其是两件出土于西辽河流域、兴隆洼时期的“石流星”和石埙,距今七八千年。而且,其中的石埙今天仍可吹奏出曲调。陈秉义表示,这是目前所见我国最早的埙,意义重大,它不仅用实物展示了8000年前中国北方的音乐、器乐发展情况,也和“石流星”一起佐证了埙这种乐器的源起过程。

陶埙可能由“石流星”演变

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的修海林表示,埙在中国乐器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埙是中国先民第一次通过某种工艺技术,比如捏制、烧制等开创出人造材质制作乐器的先河。这不仅是乐器历史上堪称划时代的创造,也是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文化标志之一。

那么,埙,这种古老且又具文化内涵的乐器是怎么出现的呢?

“关于埙的起源有多种猜测与说法,目前学界比较认同的说法是说埙最早的原型物是‘石流星’。”陈秉义具体解释道,“石流星”是一种先民在追打野兽与猎物时使用的带孔石头工具。这种石流星在快速摇动时,钻孔与空气摩擦发出“呜呜”的声响,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慢慢就发明出了埙。这种起源方式可以在德辅博物馆收藏的两件兴隆洼时期的“石流星”和石埙上得到证实。

不过,陈秉义也认为,埙的起源应该是多元的,除了“石流星”这种演变方式外,不同地域的人们可能在不同的生产、生活中通过各自方式发明了埙。

如果说最开始的石埙是先民们在生产、生活中的无意识之作,那么,陶埙的出现则是刻意创作的产品。那么,陶埙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陶埙距今7000多年,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有人推测,这件陶埙很可能是由“石流星”演变而来。也有人认为,这是新石器时代,先民用来发出声音诱捕猎物的工具,后来经过不断演变,成为可以奏出旋律的乐器。

实际上,陶埙的出现,可以说“四面开花”。我国多个地方相继发现新石器时期的陶埙。在当时的情况下,各地先民不约而同地制作出陶埙,反映出这一时期陶埙的“多样化”和“多声化”,可以看出那一时期的先民对音乐的认识具有共性。

商代是陶埙发展定型阶段

“从目前出土的埙来看,埙的主要发展阶段是在商周时期,商代是埙的定型阶段。”陈秉义说。

从出土文物来看,埙从原始社会的一个音孔,变为商代的5个音孔,不仅说明中国音乐在演变中的不断发展,也说明到了商代,埙已经成为可以演奏复杂旋律的乐器了。

在中国古代的乐器分类法中,埙为土类乐器。到了商代,埙基本定型——平底卵形,也有一些扁平的卵形和各种兽形的埙。在这一时期,埙的制作材料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陶制、石制之外,还有少数的骨制、象牙制等。

埙发展到商代,为什么大多数是像鸡蛋一样的卵形呢?

陈秉义解释说,一方面是因为人类不论是从视觉上还是触觉上,更多偏爱圆润的形状。另一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一时期较多出现的卵形陶埙和商代图腾崇拜有关。

《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葛天氏之乐”中的“玄鸟”曾被殷商人认为是自己的远祖。传说简狄吞下了鸟蛋后孕育了殷商人,所以,鸟成为殷商人的始祖。《诗经》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表述。也正因为如此,作为祭祀中经常用到的重要乐器,埙的形状更多做成了卵形。

到了商代中期,卵形埙逐渐向平底卵形过渡,平底梨形埙也开始出现。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们在审美、宗教等方面的需求,包括羊埙、兔埙等多种样式的动物造型埙也出现了。

这一时期,除了埙的外形基本定型外,它的发音也基本定型。但埙的按音孔比较少。所以,考古人员认为,这些埙并不是常规的演奏乐器,而是由吹埙为主业的巫师在祭祀时演奏使用,死后被当成陪葬品一并埋入墓葬。

在晚商时期,埙的按音孔已经发展到了5个,这就意味着,这时候的埙可以吹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而且在音域上可以达到八度以上。其幽深低回、哀婉低沉的音色与祭祀时所需要的氛围相契合,所以,陶埙成为祭祀中一款主要器乐,在商代的墓葬中出现的比例也较高。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各式乐器的不断涌现,埙这种较为原始且传统的乐器开始逐渐淡出官方舞台,但它在民间一直使用并流传至今。

辽金时期是陶埙发展又一高峰

战国之后,埙的发展与演变进程慢了下来。辽金时期,与中原地区埙呈衰落之势不同,在北方地区埙的使用却呈现出繁荣景象,只是它还有着另外一个名字:笛溜。

陈秉义曾连续多年深入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多地,收集辽金时期的音乐文物资料。他发现,在辽朝活动区域曾出土过多件埙。《辽史》记载,埙是辽朝宫廷雅乐中所使用的一种乐器。

辽朝的埙在外形上看大多是瓷釉埙,有些为圆形。这时候的埙大多是一个吹孔、两个按音孔,音域不宽。除了圆形外,还有一些动物造型、梨形的埙。

陈秉义在研究中发现,时至今日,生活在河南开封、山东菏泽一带的人,仍将“埙”称为“笛溜”。由此可见,埙与笛溜二者为同一乐器的不同叫法。由此推断,辽朝盛行的埙是从中原地区流传过去的,继承了“笛溜”的称呼。

埙,不仅历史悠久,它的覆盖范围、使用人群也十分广泛。

在我国,除了中原地区自古演奏埙外,在新疆、西藏、云南和宁夏等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形状不同的埙,只不过各地的叫法不同。比如,宁夏地区叫“泥哇呜”,云南文山县叫“笛老诺”。

陈秉义表示,世界各地都有陶埙,外形也不相同,且在发音上也与中国陶埙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