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话剧院创排的《把一切献给党》用吴运铎和战友们真实感人的故事诠释了“信仰”和“奉献”。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本报记者 吴 丹
核心提示
犹如环环相扣的乐章,不断鸣响动人的和弦。
9月27日,辽宁省第十二届艺术节圆满落幕。在16天的时间里,30部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在大连集中演出60余场,用旋律凝聚力量,用舞姿传递温情,用戏剧描绘美好;在全省各地举办的群众文化展演和非遗展示、旅游歌曲演唱、美术展览等活动,营造了浓郁的艺术氛围,为群众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增强了文化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光灯下,辽宁芭蕾舞团全明星阵容为闭幕式带来的“中外芭蕾精品荟萃”以风格多样、编排精巧、技艺精湛的演出,用足尖撑起视觉盛宴,凸显了传统与时尚的碰撞,赢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为辽宁省第十二届艺术节画上圆满的句号。
9月28日,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对艺术节进行全面研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本报记者通过连日来的观察、采访,并对话专家、评委、观众,带您闪回省艺术节。
“通过戏剧来讲述真正的辽宁故事。”
——洪兆惠
作为来自本省的评委,通过这次评选,省文联原巡视员洪兆惠更深入地了解到省外业内专家如何评价辽宁的舞台艺术,也使其有机会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去研究辽宁戏剧。评委们普遍认为,这届艺术节一气端出25台大戏不容易,而且不乏可以演向全国、有精品潜质的作品。
文艺的地域特性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化标识度。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地域文化,讲好本地故事,可以为当代舞台艺术注入新的生机。无论是将杂技舞台语言与抗战宏大主题完美融合的杂技剧《先声》、聚焦沈阳北市场市井风貌的话剧《天算》、以独特视角切入“解放战争转折地”宏大主题的红色谍战题材音乐剧《风刃》、展示百年前有血性的抚顺儿女英勇之举的话剧《千金寨》,还是以劳动模范尉凤英为原型创排的评剧《尉凤英》、讲述兴建“满玉风情小镇”过程中跌宕起伏故事的海城喇叭戏《玉石沟》、构筑几代彰武治沙人群像的评剧《沙海情》、通过人与自然相互守望来凸显鹤乡人真善美的歌舞诗《养鹤人》、以凌源百合产业发展振兴为时代背景的《百合芬芳》,都彰显了辽宁人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
作品中的人物具有独特性,其一呼一吸、一气一韵都带有辽宁味道。“艺术节上涌现出的一批作品,通过戏剧讲述了真正的辽宁故事,使辽宁题材的创作落地了,是对辽宁地域文化的一次形象的展示。此外,还着重推出了一些辽宁独有的地方戏曲剧目,如大型拉场戏、海城喇叭戏、铁岭秧歌戏、凌源影调戏、阜新蒙古剧等。这些剧目的推出具有抢救和发掘价值,促进了剧种建设,增强了剧种个性。”洪兆惠说。
“没有停留在宏大叙事中,而是以小切口切入。”
——马琳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经由艺术性地演绎,融入辽宁人的文化血脉。《千金寨》《先声》《天算》等一批剧目广泛开掘了抗战题材,既镶嵌进历史场景又契合了时代语境,将历史源流、传统文化、地域风貌、艺术情感等巧妙地融合起来。“辽宁是题材富矿,值得深挖。《千金寨》《先声》等没有停留在对抗战的宏大叙事中,而是以小切口切入,去讲普通人抗战的故事和对家国的情怀。”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马琳表示。
抚顺市满族艺术剧院创排的话剧《千金寨》是本届艺术节上的一匹黑马,一举拿下辽宁文华大奖及编剧(创作)奖、导演(编导)奖和表演奖三个单项奖。“剧中的抚顺爷们有倔劲、有性格!他们喊出的‘不服’也代表了我的心声。抚顺儿女的英勇之举是东北人民刻入骨血里的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的生动表达。”大连观众韩先生表示。
国家一级编剧孙建业认为,《千金寨》给他的印象是自由的、舒展的、透彻的、大气的,突破和超越了以往人们对历史史实和戏剧创作的条条框框。编导在创作观念上是自由的,创作出了舒展的情节、舒展的人物关系,创造出了很多闪亮、有力的情节点,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舞美不是设计得越复杂越好,而是追求简约不简单。”
——周英
以英模题材和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来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的剧目,在本届艺术节参评作品中占了一定比例。如何较好地实现主题上的高昂和艺术上的高追求,是主旋律剧目的一个创作难点。获得本届辽宁文华大奖的杂技剧《先声》、京剧《邓稼先》和话剧《把一切献给党》等很好地回答了这一命题。
话剧《把一切献给党》用吴运铎和战友们真实感人的故事诠释了“信仰”和“奉献”,多重舞台时空的构建打造了跨时空对话的场景。京剧《邓稼先》在舞美设计上也实现了“给舞台做减法”,以在戈壁滩上生长的马兰花为意象隐喻主人公的个性品格。“舞美不是设计得越复杂越好,而是追求简约而不简单。想让舞台呈现出流动的美,就得适当留白,留出写意的空间。”国家话剧院一级舞美设计周英说。
艺术节大幕虽然落下,但舞台艺术创作永无止境。只有开掘出作品的多层主题,对剧本进行反复打磨,理顺人物关系,展开合理的艺术想象,作品才能长久地屹立在舞台上。这是众多专家达成共识的理念。
让文艺评论与创作相互砥砺,及时充分互动,是促进文艺繁荣、培育文艺生产良好生态的有效举措。在这一点上,本届艺术节实现了突破。受省文旅厅委托,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首次组织评论组,邀请业内专家、研究创作的人员及相关作者等30余人全程参与了省艺术节全部参评剧目的观摩和文艺评论。观后即评,在“艺海观澜”等公众号发表即时微评85篇,点击量近3万人次。举办剧目研讨会5场,专家与各院团主创人员面对面,坦诚交流,中肯点评,激浊扬清,对剧目的打磨提高、我省艺术创作的未来发展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如此大规模、即时性、深入性的文艺评论在省艺术节上是没有先例的,对于发挥文艺评论特有的功能,强化文艺批评的厚度与力度,提高文艺作品的思想水准和艺术水准而言,非常必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梁海燕表示。
以演出为重要路径、推动作品抵达更多的观众,是打造舞台艺术精品的必由之路。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演员和剧目的成长都需要舞台,对于在艺术节上呈现的剧目,要坚持演下去,在演出中打磨、提升。同时,探索演艺精品的文旅融合之道,比如沈阳酝酿打造杂技剧《先声》的驻场演出,通过营造沉浸式观演氛围,点亮城市文化新生活。
数说艺术节
参与院团:36家
参评参展作品:33部(其中参加辽宁文华奖评选的作品25部,展演作品8部)
在大连集中演出作品:30部
演出场次:60余场
参演人员:近3000人
现场观众:4万人
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组织剧目微评:85篇,点击量近3万人次
剧目研讨会:5场
“辽宁文化云”直播:3场,点击量35万人次
群众文化活动惠及人群:百万人
本报记者 吴 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