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奋进促振兴 互利共赢向未来

——大连深化与中央企业合作高质量建设“两先区”综述
辽宁日报 2023年09月26日

中车大连公司机车分厂内正在进行多种型号机车生产。王 充 摄

太平湾合作创新区新能源产业园初具规模。郭家启 摄

红沿河核电站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设备检修。        何 鹏 摄

本报记者 吕 丽

核心提示

千川汇海阔,风劲好扬帆。

今年以来,大连市加大与中央企业合作力度,开启新一轮与中央企业合作新篇章。在上半年两次我省与中央企业合作活动中,大连市集中签约项目数量和总投资额均位居全省第一,为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提供强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全市推动与中央企业合作重大项目102个,总投资额5267.4亿元,涵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产业以及重大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形成了深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合作共赢新局面。

当前,大连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把深化与中央企业合作作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的关键举措,全力推动“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扩大争先进位的比较优势,奋力当好新时代东北振兴“跳高队”、“辽沈战役”急先锋。

蓝图变实景 开创合作新局面

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大连市拥有丰厚的产业基础和生态环境,对外开放、港航交通、人才技术等优势突出。长期以来,中央企业把大连作为振兴主战场、产业布局主阵地,成为大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

大连市在与中央企业血脉相连、共荣共生中结下深厚情谊,成为中央企业深耕细作的沃土。特别是近年来,大连市主动谋划、抢先布局,在石化、装备制造、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持续深化与中央企业合作,建设了一大批标志性、示范性、引领性的大项目、好项目。

中广核、国家电投合作投资的红沿河核电站六台机组全面投运,成为全国在运总装机量第一的核电站;中交集团合作投资的大连湾海底隧道及光明路延伸工程,于今年5月建成通车;中国石油投资建设的大石化搬迁改造项目、中国船舶投资建设的大船集团易地升级改造项目等央企合作项目全力推进。这些重大项目在大连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两先区”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以来,大连市委、市政府抢抓先机、抢开先局,将深化与中央企业合作作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扩大产业规模、引育发展壮大新动能的“关键一招”,加大对中央企业招商和项目谋划力度。

1月10日,大连市与中央企业项目对接洽谈会在梭鱼湾足球场项目部举行,开启2023年首场“央企入连·共建大连”活动,与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北方工业大连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等近50家在连中央企业交流对接,共商高质量发展。

3月1日,大连市在北京与中国绿发投资集团、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等部分中央企业举行工作交流会,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合作成果,共谋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打造更多标杆典范项目,携手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一场场交流对接,一次次真诚推介,一笔笔郑重签约,大连市与中央企业在更高层面、更广领域达成深度合作。

目前,一批与中央企业合作的重点项目正在滨城大地火热建设。其中,大连数谷园区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由金普新区与中国电信、中国中铁合作实施,是服务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及数字产业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重大项目也在争取尽快开工。其中,中粮油脂大连饲料蛋白加工基地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粮油脂在东北地区的主要生产基地,对保障东北地区豆油和豆粕供应,推动大连临港粮油加工产业发展和拉动大宗商品贸易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共建“新蛇口” 打造合作新典范

6月21日,太平湾合作创新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签约粮油加工、新能源、临港冷链等9个项目,总投资额约100亿元。

9月21日,“央地创新合作模式 助力湾区振兴发展”太平湾招商大会暨产融对接推介会举行。现场,总投资额约88亿元的14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新能源车辆、海洋新材料、供应链仓储、金融贸易、休闲文旅等多个行业领域。

随着重大项目紧锣密鼓签约、落地,乘辽宁率先全面振兴之势,借央企国企“国之重器”之力,大连与中央企业合力推动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开发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共识和意向,正转化为生动实践。

太平湾位于渤海湾畔、辽东半岛、大连北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核心节点,以及哈大发展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交汇点,区位优势明显。

2021年9月,辽宁省、大连市与招商局集团共同签署《开发建设太平湾合作协议》,创新提出央地共建、政企合作,太平湾合作创新区成为辽宁省、大连市与招商局集团倾力打造的中央企业与地方合作重大项目。

两年来,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围绕打造“央企抱团、央地协同、多方联动的产业集聚发展新平台”满弓发力,集“港产城融创”于一体的东北亚“新蛇口”建设驶上快车道。

以法治保障为与中央企业合作新模式打牢根基。今年7月1日,《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条例》正式实施,这部具有大连特色、体现创新精神、为振兴发展保驾护航的地方性法规自上报到生效仅用9个月时间,太平湾合作创新区成为大连市率先实现立法的法定机构园区,开启政企合作新型园区先河。

以市场为导向探索“政企合作的太平湾实践”。大连市政府在太平湾园区开展赋权试点,赋予园区发展更大自主权,太平湾合作创新区是大连市承接省级、市级事权最多的园区,为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奠定坚实基础。

以“一区多园”模式构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发展体系,围绕“大装备、大物流、大数据、大健康”四大方向,与中船、三峡、中粮、中能建、华电等央企国企加大合作,着力打造新能源产业、船舶与高端装备制造和粮油供应链产业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以改革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出支持上限最高达1000万元的“氢六条”,聚焦固定投资、办公生产用房、科技研发创新等重点方面,对入驻的氢能产业相关企业、机构和项目给予“真金白银”支持。

以先行先试优势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全力推进自贸区协同发展区建设,申报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加快推进太平湾港口岸开放。加强与深圳前海、南山区等互动,对接珠三角、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打造“飞地经济”、总部经济。

以最优营商环境为实现振兴新突破增势蓄能。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在项目建设上,推出“拿地即开工”“完工即竣工”实施方案;企业注册上,推出“签约即出照”“跨省打照”创新举措;招投标上,探索“评定分离”试点改革;在全省首次推出“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全程网办,“太HUI办”政务服务品牌实现“一网通办”“一厅通办”“掌上办”。

2022年,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5.6亿元,引进省外到位资金6.2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63亿元,年均增长69.7%,企业数量增长率192%。

眼下,25家央企国企与太平湾签署合作协议,三峡集团、中外运、中建八局、中交一航局等20余家央企国企在太平湾设立公司,国有企业在太平湾的产业布局力度进一步加大。

跑出“加速度” 互利合作谋共赢

广受中央企业青睐、合作接连达成,大连市与中央企业开创的合作共赢新局面,离不开高位谋划、高标部署、高效落实。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大与中央企业合作的相关部署,大连市与中央企业对接沟通交流进一步加强,“央地融合谋发展,携手共赢促振兴”的氛围越来越浓,在产业协作、城市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多领域、深层次、更大范围务实合作。

建立统筹机制,形成推动与中央企业合作项目合力。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副市长为副组长、各地区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央地合作工作专班。建立包括项目综合组、产业发展组、招商合作组、中央企业联络组在内的合作工作机制。召开部署推进会和专题调度会协调解决项目存在瓶颈问题,并针对大石化搬迁、长兴岛商储库、大船搬迁等重点项目成立专班推动。

实施分级分类调度、“赛马”激励、督导检查三项机制,推动央地合作项目走深走实。其中“赛马”激励机制,将全市13个地区划分为三个组别,围绕项目谋划生成、签约落地、开工建设等方面,对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明显的地区进行激励。抢抓投资机遇,推动合作成果转化为实物工作量。针对项目逐个明确推进计划,制定时间表,绘制推进鱼骨图,清单化、工程化挂图作战、压茬推进。

今年以来,针对中粮油脂项目、国家管网集团大连金普新区大沈线(新港-小松岚段)迁改工程项目、瓦房店和普兰店风电项目、庄河核电一期项目及大石化易地升级改造项目等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重点项目,大连市及各区市县(先导区)主要负责人既挂帅又出征提高推动层级,抢抓机遇期、窗口期,督促督办合作项目、精准解决堵点卡点,以良好营商环境吸引和保障中央企业项目落地,一大批合作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开工跑出“加速度”。

在已开工建设的与中央企业合作项目中,城市更新项目既是民心工程也是发展工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同时有效提升区域宜居宜业水平。高端装备及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成为大连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推动产业结构持续向新。

共谋新突破,携手向未来!大连与中央企业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共赢发展的新篇章正在精彩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