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晔
在北宋,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柳永的词就是那个时代最流行的歌曲。柳永是苏轼的前辈,苏轼对柳永,一方面有些看不起,因为柳永的词有些俗;另一方面又暗暗将柳永当成自己要超越的目标,因为柳永当时太火了。
宋人笔记《吹剑续录》记载,苏东坡问他的朋友:“我的词比柳七的词何如?”朋友回答:“柳郎中的词要由十七八岁的妙龄女郎手执红色檀牙拍板来唱‘晓风残月’,你的词要由关西大汉手拿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就是苏东坡的词和柳永的词在风格上的不同。
柳永(987年~1053年)是北宋初期文学家、词人。苏轼(1037年~1101年)是北宋中期文学家、词人、诗人。苏柳二人可以说同是北宋著名词人,但二人在各自诗词创作的鼎盛时期并没有交集。他们对词的发展都作出了新的探索,从不同的方面丰富了词的表现题材。两位宋词大家都曾填词《八声甘州》,后人常用来当作两人的巅峰对决之作。
《八声甘州》是词牌名。源于唐大曲,又名《甘州》《潇潇雨》。柳永的《八声甘州》非常有名,整体上都很好,可以说句句是名句。词中表达了作者常年宦游在外,于清秋薄暮时分,感叹漂泊的生涯和思念佳人的心情。其词云:“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苏轼说,世人都说柳永的词俗,其实不然,像这首《八声甘州》就格调很高,其中“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样的词句,不比唐人的诗句差。这可是非常高的评价。唐诗是公认的中国诗歌艺术的巅峰,在苏轼的年代,词的文学地位相对是低的,苏轼说柳永的词“不减唐人高处”,确实是慧眼识珠,他看到了柳永在词中融入诗的语言与意境,而苏轼自己就继承了柳永这种诗化词的做法,进一步提高词的格调。
正因为苏轼体会到了柳永这首词的高妙之处,所以他也想写出一首可以媲美柳永这首《八声甘州》的词。我们来看苏轼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其词写道:“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词中表现人生空茫之感,却以豪迈的气势出之,使人唯觉其气象峥嵘,而毫无颓唐消极之感。词人强调达观和“忘机”,使人感到的却是他对友情的无比珍重。苏轼达观中充满豪气,向往出世又执着于友情的个性,于此可见一斑。
叔本华在谈哲学的时候曾经说,作品的风格就是心灵的相貌,是心灵感情修养的一种表现。所以,作品风格的不同与作者的性情修养有很密切的关系。越是伟大的作者,他的作品与人格之间的关系就越密切,柳永终生都处在矛盾之中,他的生命是失落的;而苏东坡把所学的一切融会贯通,终于完成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