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突破

辽宁日报 2023年09月12日

鞠秋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指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我们要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重头戏。要继续锚定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这一重要方向,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并在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促融合这些关键处落子,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新突破推动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

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是重要方向

始终坚守实体经济这个根本。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更是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柱。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必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持之以恒把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做优。

加快推进“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实现辽宁“数字蝶变”,要以数字赋能倒逼改革、激活创新,倾力发展数字经济是关键。要充分发挥我省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和数字产业化的数据资源优势,统筹抓好转型升级与新动能培育。要一手抓产业数字化,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步伐,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升级;一手抓数字产业化,支持数字产业全链条发展,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持续壮大数字产业新动能。要加快推进辽宁制造向辽宁智造转变,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通过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学研协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质量标准品牌建设等举措,推动技术与产品高端化,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要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强化制造业各环节的智能技术应用,培育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对标“双碳”目标,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开展重点行业能效标杆水平达标,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实施服务型制造,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培育更多服务型制造示范单位。

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是现实路径

改造升级“老字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要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装备制造等产业赋能增效,加快布局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提升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及系统集成的智能化水平,促进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服务化方向转型升级。

深度开发“原字号”,建设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及世界级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要对石化、冶金等产业实施一批补链、延链、强链重点项目,优化石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减油增化”“减油增特”,推动炼化一体化,着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大力改变石化产业“炼”有余而“化”不足的状况。要推进冶金产业精深加工、菱镁产业转型升级,提高钢铁和有色金属产品智造水平,加快迈向价值链供应链中高端。

培育壮大“新字号”, 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产业集群。要把握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构建一批新增长引擎。要培育孵化一批未来产业,打造新的产业梯队,抢占发展制高点,厚植发展新优势。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高技术服务业。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坚实基础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产业基础和重大技术装备的水平高低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水平。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工业“六基”的薄弱环节,组织协同攻关,攻克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要继续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多种创新平台,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重大新产品规模化生产,完善首台(套)设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研发应用政策体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提升产业园区能级,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各园区要明确各自产业定位,实现错位发展。同时,要建设好特色产业园区、专业产业园区、配套产业园区和小微产业园区等各类主题产业园区。加快构建产业集群生态,大力提升产业园区能级,聚合更多要素资源和企业项目,真正发挥园区在引导促进产业集聚方面的作用。

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要打造良好产业发展生态,畅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这一优质企业培育通道。培育更多聚合带动作用强的头部企业,推动头部企业与配套企业深化对接合作,打造两者协同发展的“整零”共同体,提升本地配套率,增强产业链控制力。

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是重要抓手

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要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一起抓,持续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布局。重点推进研发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重点,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水平,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加快建设食品工业大省。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推动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提升数字技术与农业、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加快5G基站、人工智能算力、未来新技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技术应用的覆盖率和便利性。积极发挥大企业头雁效应,鼓励提升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能力和意愿,不断提高实体经济的数字化率水平。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要紧密围绕“布局31条重点创新链,支撑24条重点产业链,服务22个产业集群建设”这一部署,注重产业政策与创新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协同联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大力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