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桐
“多亏了咱们区‘民生十条’好政策,帮我女儿圆了大学梦!”李妈妈是津桥街道低保人员,身患疾病独自抚养女儿。今年,女儿考上大学,每年2万多元的学费和生活费让李妈妈犯了难。沈阳市大东区依照“民生十条”救助措施,给予小李每年1.5万元的学费补贴,让小李怀揣着对新生活的期待和未来的美好憧憬走进了大学校门。
惠民利民政策不断,民生保障真实可感。大东区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兜紧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打造“民生十条”工作品牌,将孤儿、事实家庭弃养人员纳入救助范围,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标准高于市标准11.6%,累计落实保障困难救助补助资金6684万元。
中午11时左右,大东区上园街道俪城社区的老人们开始排队打餐。“蒜蓉西蓝花、西葫芦炒鸡蛋、溜肉段给我来一份,平时就我和老伴在家,人少不好做饭,如今有了社区助餐食堂,对老年人还有价格优惠,真是太方便了。”说起社区食堂,俪城社区居民韩大姨赞不绝口,“菜新鲜,量合适,卫生好,味道也不错。”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大东区养老服务体系,打通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大东区深化打造“大东颐养”品牌,依据老年人口分布情况和服务需求半径,建成了46个“幸福长者食堂”,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的助餐服务,“一刻钟”养老就餐服务圈基本形成,进一步提升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聚焦“一老一幼”两大重点群体需求,在老有所养的同时,也要实现幼有所教。
“哪位同学知道空气的反作用力是什么原理?”“我知道!我知道!空气从一个物体中吹进去,分别从不同的两边流出,形成反向的转动,大概就像蒸汽机……”一问一答的互动式开场,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这是大东区东站街道铂悦社区开展的“奇思妙想小制作 空气马达大科学”幸福教育课堂,新颖的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参加。
近年来,大东区持续加大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加速推进尚品东林学校中学部等8所学校新(续)建工程,依托区内企业科大讯飞打造“智慧教育”品牌,今年投入实施二期建设,大东成为全省唯一教育部信息化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
各项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大东人的幸福感节节攀升。大东区积极推进“双元制”职业教育,沈阳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成使用。组建创业担保贷款服务联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7亿元,扶持创业带头人186人,新增城镇就业4292人,来沈留沈就业创业达1.7万人。投入5662.5万元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家庭医生签约实现社区、村全覆盖。深入践行“两邻”理念,推出10个居民自治场景,开展议事活动570余次,解决群众关心关注和急难愁盼问题65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