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翔
根据最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67亿。如今,在短视频算法的“精准投喂”之下,一些“简单粗暴”的网络语言就如病毒般传播开来,由此带来的问题已经不容忽视。
网络流行语源于后现代语境下对权威话语的解构,反映出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的下沉,自有其积极意义。一方面,网络流行语高度浓缩的表意方式,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网络交流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很多网络流行语运用了谐音和变形的方式,产生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更容易调动交际情绪。而“省事”和“找乐”,恰恰是网民上网的心理需求。
但网络流行语一旦走入“线下”且不加限制,其消极的一面就会显露无遗。首先,网络流行语本质上是对现代汉语的解构,严格意义上来讲大多不符合语法规则。像“YYDS”(永远的神)、“xswl”(笑死我了)这样的缩写,如果没有注释基本就只能靠猜。当这种交流方式成为习惯,久而久之,必然会给人们研究和学习语法规则带来障碍,进而破坏语法规则的稳定性,压缩标准汉语的生存和传承空间。
其次,网络流行语适合网民之间互相“抛梗”“接梗”,却在无形中画了一个圈,圈子外的人头一次听到“栓Q”“集美”这种类似“切口”的话语难免如堕五里雾中,反而不利于更广泛的交流和传播。即便是这个圈子内的人,长期“浸泡”在网络流行语的环境中乐此不疲,语言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退化。现在有多少人患上了“文字失语症”,随意“破防”,动辄“泪目”,离开网络流行语就不会说话;又有多少人词汇量日渐枯竭,写几百字的东西都得“百度一下”,不然就恨不得“七天憋出六个字”。
网络流行语的不规范传播,最大的受害者还是青少年和儿童。有人讲过一个故事,一个老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张家界的风光,学生只会用“绝绝子”。老师啼笑皆非,只能引导学生换成近义词,于是学生又写了一个“666”……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学生沉迷于网络语言的使用,忽视正确语言结构的组成,对其品位和思维素养的培育有害无益。更糟糕的是,倘若孩子从小就惯用一些简短贫瘠的网络语汇表达对这个丰富世界的感知,日后很可能会深陷“信息茧房”,影响到他们对多元声音的接纳。
想要抵御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的侵蚀,自然需要多方形成合力,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母语长存敬畏之心,保护语言本身的纯净性和典雅表达。要知道,传统汉语表达的意义在于教人习得汉语之美、体悟表达之趣。就像平昌冬奥会上央视解说陈滢对羽生结弦比赛中的点评,“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勇士低声回应:我就是风暴。”这样的语言质感,比起那些网络流行语来,不知要高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