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以“学分银行”融通职校到职场的就业之路——

学生可实现修学分换证书找工作“三级跳”

辽宁日报 2023年08月24日

本报见习记者 王 月

把学分像存钱一样存起来,修够一定学分就可以兑换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我省推行的“学分银行”职业教育提升模式,正在打通职教学生的学历、技能、就业通道,让学生顺利实现修学分、换证书、找工作“三级跳”。

“在学校专业课成绩达标,达到一定学分就可以申请证书,不需要再次培训就能上岗。”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武璇兴奋地说,专业技能的“产销对路”让她在就业市场中更有竞争力。今年7月毕业的武璇,去年9月曾在一家工商业展览服务公司实习,在职校学习期间通过实操培训掌握了招商招展策划和现场服务礼仪等技能,取得了会展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毕业后公司就和她签订了劳动合同。在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像武璇这样顺利就业的学生不是个例,学校近两年的毕业生总数约7500人,平均就业率接近98%。

辽宁省职业院校学生未毕业已就业,实现从职校到职场的“无缝衔接”,学分银行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学分银行将‘专业学习’和‘考证’两个步骤合二为一,直接节省学生时间成本。”辽宁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管理中心主任宁春介绍。以往,职校学生要先进行专门集训,再参加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引入学分银行机制后,试点专业将考证书的内容融入平时教学,按照证书评价机构制定的标准进行期末考试,学生期末成绩达标,就同时拿到申请技能等级证书的相应学分,不用再参加证书考试。

“我们对职业院校课程标准中每一个技能点、知识点赋予‘价值’,根据这个‘价值’进行学分的认证和转换。” 宁春介绍,学分银行机制非常严谨和规范,确保学生的学分可以像货币一样按照统一标准被衡量和认定。在证书考核标准制定过程中,辽宁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管理中心要求证书认定机构邀请行业专家、龙头企业和行业代表性企业专家、院校专家共同参与,保证标准符合企业对岗位技能的要求;同时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开发题库,并担任考核师。

除了程序严谨,学分银行还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统筹监测,保证人才的“含金量”,从而提升职校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我们新建了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实训室,购买的实操设备与考取职业证书所需设备完全相同。还有3名教师考取了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师证书,一名教师获得考评员资格证书,教学更加规范。”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魏林介绍。

按照要求,参加学分银行机制试点的专业,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期末考核上根据职业证书标准进行调整,以符合学分兑换要求,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在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学生在上机械设计基础和机械制图及CAD实训课程时,要补充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拓展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内容,达到获取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证书(中级)的要求。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副处长薛亮举例说,学校城市轨道运营管理专业和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证书融通试点工作中,根据证书标准,要在教学中涉及站务、行车、应急等方面培训,直接将岗位要求融入在校专业理论与实训课程学习中,紧密衔接企业岗位要求,实用性很强。

从2020年探索基于学分银行制度的书证融通工作起,辽宁省学分银行的“客户”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学分银行管理中心与80家证书认定机构合作开发113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书证融通学习成果认证标准,覆盖1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1123个适用岗位的1.9万个技能点。全省共89所院校的410个专业参与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工作,2000余名在校学生通过书证融通课程考试获得兑换相应等级证书资格,证书获取率达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