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宁
《云襄传》正在热播,有细心的网友数了下演员表,算上陈晓、毛晓彤领衔主演,后面特邀主演、友情主演等五花八门,各类主演多达15人,而另一部电视剧《暮色心约》,主演更有16人之多。
这几年,热搜里时不时就传出粉丝为自己的偶像“撕番”的新闻——为演员表谁在前谁在后,海报上人物图像谁在中间,比例谁大谁小,新闻发布会谁站在C位,官宣文案上谁被叫作主演而争吵不休。所谓“番位”本是个日语的外来词,“一番”也就是指演员在宣传材料中排在第一位。“番位”是按演员的影响力来排的,甚至与在片中实际戏份比重无关。排在最前面的演员可能戏份并不多,但“流量大”或者所谓的“江湖地位高”。
到了实际操作中,这种牌面的竞争导致制片方为了平衡,推出的演员表出现了“奇观”——人均主演,各有头衔。这段时间,几部比较火的电视剧片头演员表,成为主演的天下——“领衔主演”“特别主演”“联合主演”“友情主演”,而且为了安抚粉丝,《暮色心约》甚至要在片头标注“领衔男主演”“领衔女主演”,小心翼翼到了极致。
主演名头决定不了剧中演员的实际表现和事业发展势头。且不说眼下诸多剧集顶着花式主演虚名的演员如何,在剧中就算真正的主演也不见得就此平步青云。剧本加表演的化学反应,最终决定角色的成色。《红楼梦》原著,宝黛钗三人是货真价实的主角,但在1987版的《红楼梦》中如果按照戏份多少,王熙凤才是最大赢家。当时剧评家和红学家就有评论,由于电视剧对原著的回目改编较小,保留的又是主要故事情节,呈现出的效果贯穿全剧的人物是王熙凤,反而不是宝黛钗。在有些剧集中,比如从25集“贾二舍偷娶尤二姨”到27集“嫌隙人有心生嫌隙”一连三集,宝黛钗三人几乎没有出场,加上全剧表演最成熟的演员也是王熙凤的扮演者邓婕,事实上的女主角已经是邓婕。从后来的演艺事业发展看,整个《红楼梦》剧组中,在演员这条道路上走得最远最成功的也是王熙凤的扮演者邓婕。当年全组的演员只有专业的竞争,从无争主演名头的八卦,每个人都勤勤恳恳为角色钻研。影视剧成为经典,无论主角还是配角也自然留在观众心中。
主演头衔的通货膨胀,有时也未必是演员的要求,而是宣传的烟幕弹,但这势必会造成观众期待与实际收看的巨大落差。这样做并不能让观众真正买账,效果适得其反。曾经一部改编自同名电影的电视剧《天下无贼》,宣发海报的C位是实力影后秦海璐,可电视播出几集后秦海璐才出现,而且全剧中戏份并不多,是个妥妥的配角。但宣传就像在卖果篮,把最大最红的水果放在最明显的位置,观众拆开包装,发现这个最大的卖点只占果篮的1/10,即使其他人表演也相当不错,但难免还是有上当之感。
事实上,做配角的演员一样能证明实力,不管什么角色,露脸多长时间,依旧可以大放光彩。电影《滚滚红尘》开拍时,当时张曼玉才以作品《人在纽约》成为影后,但她仍然愿意出演女配角,并塑造了月凤这一经典角色。隔年张曼玉因《滚滚红尘》再次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真正证明了“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如果都是主演,在评奖之时,演员以什么身份参评都成了问题。
人艺话剧舞台上的常青树蓝天野曾经塑造过话剧《茶馆》中的秦二爷,也在《渴望》里演过王沪生的父亲,在《封神榜》里扮演姜子牙,这其中红花绿叶都兢兢业业个个出彩。蓝天野一生只在乎角色,从未在乎“牌面”,是人们心目中真正的艺术家。反观今天,一部剧全员主演,却未见得有一个演技过关。
“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 影视剧是公开的作品,它始终要面对观众口碑,面对市场反馈,主演“通货膨胀”,更像是一种对粉丝和面子的画饼充饥,虽能取得一时安慰,但最后还是没法儿填补真正的饥饿与空虚。
全员主演的闹剧,当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