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 路 徐程钢 本报记者 王卢莎
“眼瞅着就要退休了,在学校教了30多年课,教过的孩子们走了一茬又一茬,真舍不得村里的这些孩子们。”7月13日,面对记者的采访,凤城市刘家河镇杨家村小学校长黄殿清流露出对村里孩子们的不舍与眷恋。“用热情、真心,支撑起山里孩子的求学梦”,因为这份共同的信念,黄殿清和妻子宋敏一起把根儿扎在山沟里,夫妻俩守着村小的三尺讲台,一守就是30余年。
1984年,刚刚参加工作的黄殿清成为一名村小的民办教师,他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没想到未来的妻子也和他一样,有着共同理想。“那时选择还是挺多的,我可以选择去中学当老师,也可以去刘家河镇中心小学当老师。但当时还真是没有犹豫,直接就选了回自己的家乡尖山村,当村小老师。”宋敏回忆说。村小的硬件设施、教学环境当然比不上镇里的学校。有些人不理解宋敏的选择,但黄殿清懂。他和宋敏一样,只是单纯想当老师教学生,所以在哪儿工作,环境如何,他们都不在乎。
1990年9月,黄殿清和宋敏一起调到了刘家河镇尖山小学。此后,两个人一起上下班,晚上回家吃完饭,一起写教案,过着夫唱妇随的日子。2005年,黄殿清被调到杨家小学当校长。他笑称,自己当年为了媳妇,从一个山沟来到了另一个山沟,后来为了学生,又调到了另一个山沟里。
无论工作如何调动,黄殿清工作的地方无一例外都是村小。无论在哪一所村小,无论当教师还是当校长,黄殿清对工作都是一样的投入,承担的责任只多不少,有增无减。在这期间,他也有去中心校工作的机会,可家长说,你是咱村的好老师,可别走了。黄殿清看着学生渴求的眼神,就更不会轻易离开了,“当初选择的就是这样的学校,那我就好好干。”守住初心,就是他坚持的理由。
黄殿清受的苦累,宋敏心里最清楚。同样,宋敏工作上的艰辛,也只有黄殿清最懂:“她教低年级的孩子,格外累。农村活特别多,家长顾不上孩子。班里孩子的大事小情都是她照顾。”宋敏一直按照自己最初的选择,安心守在尖山小学。
“教育是学校和家庭互相配合的事。”宋敏说,她会跟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然而,早些年信息渠道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宋敏和家长的沟通只能通过家访。村里的户与户之间距离较远,她每次家访都要“跋山涉水”,可她仍然坚持每周用半天的时间去家访,跟家长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漫漫30余年,这对教师夫妻还在村小,他们还在一起做着喜欢的事。“92届毕业生成绩最好。全镇前10名中有4个是我学生,第一的也是我学生。”说起学生,黄殿清笑容满面。毕竟,学生有出息是老师最大的快乐和骄傲。
2019年,黄殿清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同年被授予辽宁五一劳动奖章。宋敏于2017年被评为“丹东好人·最美教师”。近几年,村小的生源锐减。但是不管学生多还是少,哪怕只有一个学生,他们夫妻都会守住那三尺讲台。因为那里有他们的教育梦和孩子们的求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