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历史现场会看到什么

辽宁日报 2023年03月27日

陈华筠

■提示

日前,考古专家在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拍下照片,兵俑手握长兵器的姿态震撼呈现。历经2200多年埋藏,兵器木柄早已腐坏,但兵俑紧握的手势未改,力量犹在。这就是历史遗存的价值,这也是我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力量。如果想对古代文明深入了解,最好的路径是不断阅读相关专业书籍,从细微处掌握中国古代文化的密钥,真正走进历史现场。

从历史遗存回到历史现场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策动荆轲刺秦。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当即断其股。锋利的秦剑因此名噪历史。2000年前的秦军究竟使用什么样的兵器?又如何排兵布阵?近日,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的第三次发掘,已取得多项重要考古成果,尤其是佩剑俑的发现,为解开这个历史谜题提供了新线索。

秦始皇陵博物院研究馆员、秦俑一号坑发掘领队申茂盛说:“王负剑,秦王剑是怎么背的?有人说在后背背着,要不然怎么负剑。我们认为这个可能不对。现在佩剑俑这件文物发掘出来之后,就非常明确地解释了这个问题,剑就是在腰间挂着,把剑推到后背,从后背拔出来。”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生产生活形态、传统的物质遗存、传统的观念意识,都在快速消退。当代人对传统农耕文明的生产生活形态、观念习俗等几乎没有感性的认知。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常识(初编)》是一部有关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常识的论著合集,可以说是了解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书籍。6位作者来自不同高校,他们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分别从古代墓葬礼仪空间、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碑刻、史前彩陶、玉文化的起源等方面讲起,结合历史记载与考古发现,带领读者走进了历史现场,让穿越爱好者可以一睹古代生活的生动画面。

我们再来看一座著名的墓葬。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了保存完好的西汉女尸,并发现了很多从未见过的文物:器物、帛画、简牍、应有尽有的生活用品和食物残留。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常识(初编)》一书中论述了中国古代墓葬的功能与礼仪空间。直到今天,学者每每能提出新的认识。比如,我们知道这座墓葬的主人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的夫人,是一位锦衣玉食、生活精致而奢侈的贵妇,大约50岁去世,A型血,生前患有冠心病等多种疾病,死在西汉文帝时期(公元前168年左右)一个瓜果飘香的夏季,因为她的胃里还有没有消化的水果果实,可能刚吃完不久,因为消化不良引发冠心病去世了。

我们对她的身世可以从出土的简牍文字来判断,对她的健康状况可以通过尸检来获得,对她生前的生活状态可以根据随葬的物品来推测。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真实而生动地复原出这位轪侯夫人曾经的生活。

但是,对墓葬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墓葬主人的个人生活,更需要关注她背后的社会,因此我们还有很多需要讨论的问题:西汉文帝时期的人是如何看待死亡的?棺椁里堆满了应有尽有的物品,用竹编的箱子打包得严严实实,上面还挂着木块写的标签,就像是打包准备远行一样,那么他们要去哪儿呢?当然是去往来世,那么,他们的来世是什么样的?他们的来世观又是怎么形成的?

今人对墓葬的兴趣,不在于它宏伟的规模,也不在乎有多少价值连城的随葬品和精美的壁画,关注的是墓葬背后的人与社会,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于“死亡”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死亡,是人类追问的永恒话题,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死亡的思考,也因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处理死亡的方式,这就是常说的丧葬礼仪、丧葬文化、丧葬思想等等。墓葬提供了一种由死及生来探索古代社会的可能。

对今天的考古学家来说,对于古人物质世界的探究是进入古代社会的一个途径。通过这些物质遗存,可以拼凑出已经消失了的古代社会的鲜活风貌。

古今生活习惯有哪些异同

中国古人的生活习惯和今天有什么不同,又有哪些联系?历史剧中,中式的建筑风格、人物的穿着、室内的陈设、出门的车马器具、街巷的房屋样式,以及馐馔饮食、民俗风尚,常常不明所以。王力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为读者献上了一幅描绘中国古人生活的绚丽画卷。

今人常说的“五谷”就是古人饮食中的主食。“五谷”指小米、大麦、小麦、豆类和麻。水稻,本来是南方的作物,后来才传到北方,于是,“五谷”变成“六谷”了。唐代的茶汤与我们今天饮用的茶也完全不同,古人是将茶饼切碎碾成粉,筛过后加入沸水中煮成糊状,还要往里加入盐、葱、姜、橘皮、薄荷,简直像今天的“胡辣汤”。中国古人吃的糖也不是我们今天的砂糖,而是麦芽糖。白砂糖叫做石蜜,是外国进贡的东西,不是中原原产的。

在起居方面,中国古人原本是席地而坐的。后来因为坐的方式逐渐变成今天的样子,所以才有了较高的案几和桌椅。古人的床,也和我们今天说的不同,我们今天的床是睡觉用的。但古人的“床”除了是卧具以外,还是用来坐的坐具。

我们今天常论的亲戚“五服”是怎么来的呢?来源于古人的丧服穿着的区分。丧服从最重的到最轻的一共有五等,叫作“五服”。跟死者关系越近,穿着的丧服料子就越差,比如说死者的夫妻、子女都得穿一种叫“衰”(音cui)的衣服,这种衣服不缝边,是用最粗的麻布做的,要穿三年。但像死者的外孙、女婿、舅舅就可以穿五服中比较轻的丧服,只需要穿三个月。今天,人们在谈论亲属关系时,还能听到说已经“出五服”了,意思是说这俩人的亲戚关系比较远了,来源就是古代的丧服制度。

古人结婚,据说要经过六道手续,叫作“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所谓这“六礼”当时是就贵族而言,一般百姓对这“六礼”往往精简合并。直到今天,“六礼”中的很多环节,仍然能在现代中国家庭的婚礼中找到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