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雷锋精神在实践中彰显永恒魅力

辽宁日报 2023年03月04日

田鹏颖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雷锋精神得以永恒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历史过程,而是一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实践过程。雷锋精神只有在积极倡导、普遍追求、努力践行中进行弘扬,才能获得继承和发展,才能彰显其时代价值。

在守正与创新中把握雷锋精神独特品格

雷锋精神是一道生命力洋溢的洪流。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蕴藏着势不可当的磅礴伟力,标注着雷锋精神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无论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雷锋精神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精髓,一直因为得到坚守而历久弥坚,因为得到创新发展而穿越历史时空。

从“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到“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充分展现了我们在守正与创新中弘扬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从辽宁发祥,走向全国、影响世界的演进逻辑,使雷锋精神不仅属于其历史生成的20世纪中叶那个“火红的年代”,而且更深刻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而且影响着世界。

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为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供给着浓烈的时代热情与精神动力,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注入精神能量,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丰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精神支撑。历史和现实表明,坚持守正创新弘扬雷锋精神,是雷锋精神得以永恒的内在根据,是雷锋精神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重要动力。

在夯实群众基础中推动雷锋精神蔚然成风

雷锋精神来源于社会生活,高于社会生活,必须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接受宝贵文化滋养。只有不断夯实雷锋精神的群众基础,把“顶天”的理想和“立地”的行动有机地统一起来,把雷锋精神融入新时代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方面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从“雷锋的精神”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转化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才能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辩证关系的深邃理论,在大历史观中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协同发展的历史逻辑,切实提高人们对学习雷锋精神的历史主动、历史自觉、历史自信,从而夯实在生活实践中传承雷锋精神的现实基础。

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自觉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平凡与伟大。60年来,“时代楷模”“中国好人”和志愿者层出不穷,充分证明了雷锋精神的崇高恰恰体现在生活之中,雷锋精神的伟大恰恰在于平凡。伟大与平凡的雷锋精神,历史地构筑起时代精神的辉煌与壮丽,夯实雷锋精神人人可学的理论基础。

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真正弄清雷锋精神生成、发展的基本逻辑,筑牢弘扬雷锋精神的群众基础。社会生活中的人们,都应当是雷锋精神的学习者、实践者,把学习雷锋精神转化为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情感方式、思维方式,自觉地感知新时代社会生活中无数“雷锋们”普通的形象,自觉地追求雷锋精神的理想价值,自觉地争做雷锋精神的时代传人,从而夯实雷锋精神处处可为的群众基础。

在完善制度体系中保障雷锋精神世代传承

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既需要人们的自律,又需要制度的他律。我们应当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提高国家治理水平的高度,在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中传承与弘扬雷锋精神。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持续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健全志愿服务体系。

坚持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加强失信惩戒。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努力为雷锋精神的学习、宣传、实践创造优良社会文化环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推动雷锋精神的发展、雷锋精神的学习、雷锋精神的研究有时会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疏堵结合、分类施策,统筹发展和安全、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国内和国际,努力促进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滋养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发挥时代引领作用。

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社会分配中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人民至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雷锋精神传承发展拥有广泛践行的社会空间,让雷锋精神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彰显永恒魅力。

【作者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为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重点项目“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L23AWT001 )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