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电信网络诈骗 增强群众防范意识

公安机关“打防管控”守护百姓“钱袋子”

辽宁日报 2023年03月01日

本报记者 黄 岩 刘 乐

“亲,您负责拍下商品,单单可赚佣金!”“由于税收政策调整,您购买的新车现可办理退税,请按链接提示操作。”一段时间以来,尽管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案件在严打高压态势下出现下降趋势,群众防诈意识也不断增强,但此类案件发案仍在高位运行,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去年12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实施。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我省各地公安机关立足“未雨绸缪”治理,坚持“打防管控”并重,守护百姓“钱袋子”。

预警在先

筑牢反诈第一道防线

“感谢民警及时上门,再晚一会儿,我这27万多元就都被转走了。”想起几天前的一幕,沈阳市民张女士心有余悸。2月16日16时41分,从接到一个“007”开头的电话开始,张女士一步步陷入冒充快递客服的精心骗局。

“我们接到市局警通反诈平台推送的高危预警信息,随即对被预警人进行研判,该人电话不通,疑似被深度洗脑,我们立即向辖区派出所制发派警单,民警第一时间上门劝阻并对涉案账户进行止付、冻结。” 据沈阳市公安局大东分局新型犯罪研究大队副大队长刘禹麟介绍,诈骗分子总能结合当下热点更新话术,每一条高危预警信息背后都可能导致巨额财产损失。随着沈阳市公安局新型犯罪研究中心在年初揭牌启动,这种集情报研判、合成作战、精准预警于一体的新模式大大挤压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空间。

反诈预警是公安机关守护人民财产的第一道防线。在沈阳市公安局新型犯罪研究中心,记者深入了解三级预警模式的运作方式:市级预警机构处理部分高危预警,依托警通反诈平台分配全市预警数据,转递需要派警的预警数据,回访分局预警情况。区级预警机构采用110派警见面劝阻、电话预警、短信预警等方式处理市公安局下发的预警信息,研判高危级别且身份不明、无法及时见面的潜在被害人。一旦出现无法第一时间联系、被深度洗脑、拒不承认被骗、处于呼叫转移状态等情况,警方将派出民警上门劝阻。同时,平台还对高中危预警人员直接使用96110反诈骗专线进行直接通话预警。对中低危预警人员穷尽技术配防手段仍无法找到位置,警方会选择发短信劝阻应急预警。

时间就是金钱。在沈阳市公安局新型犯罪研究中心预警大队大队长单良看来,反诈民警基本每天都在与诈骗分子“赛跑”。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沈阳警方日均拨打预警电话3200余次,日均发送预警短信14万余条,日均上门见面预警150余次,最大限度提示劝阻广大群众避免掉入骗子精心设计的骗局,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惩处更加有力

凝聚全民反诈共识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关联违法犯罪人员是反诈工作中的重头戏。除了依照刑法等法律惩处外,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进一步完善了其他相关惩处措施。这些规定,丰富了反诈“武器库”。自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施行以来,全省多地已依法开出罚单,取得了有力的惩治效果。

“以后再也不因贪小便宜做这种事了,害人害己……”日前,鞍山市铁东区居民崔某因非法出售手机卡,被鞍山市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无独有偶,营口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海星派出所利用反诈大队的断卡线索,也成功抓获一名违法嫌疑人,并开出反诈行政处罚单。

记者发现,两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共同点是明知对方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仍将本人名下手机卡和银行卡出售给对方使用,导致他人被骗。但因为涉案金额不高,两人行为尚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据办案民警介绍说:“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骗子经常会用一些小利小惠雇用‘卡农’来洗钱。以前只要涉案金额不高,‘卡农’难被惩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后,这个漏洞被堵上了。”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帮凶。数据显示,在我省去年各类刑事犯罪起诉人数中,“帮信罪”排在第三位,且涉案人员低龄化、大学生较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被“兼职”“赚快钱”“帮忙”“零风险”等话术欺骗、利诱,被引入“帮信罪”的坑。

“开学期间是电诈的高发时段,加强有针对性、精准性的宣传教育和防范预警,是反电诈的成功做法。眼下迎来了高校开学季,我们将走进校园为学生们上一堂反诈安全课,除此之外,我们还将走进社区,通过现场答疑、以案释法等形式,及时开展法治宣传,进一步提升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单良说。

采访中,民警叮嘱:“96110是全国反诈中心统一预警劝阻咨询电话专线,接到这个电话,说明您或者您的家人可能正在遭受诈骗,公安机关正在来电进行劝阻,务必耐心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