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翔
春节期间,一只来自重庆的“兔子”意外走红。从网友纷纷留言被这个造型独特的兔子灯饰“丑哭”到当地相关部门匆匆将其拆除,争议声不断。无独有偶,南宁最近展出的兔子灯饰同样引发“吐槽”,被网友戏称“直接胜出”。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的其实是创作者的临时性思维,对于公共艺术品设计缺乏敬畏之心。
节日装饰大多是临时性的,但如果创作者的思维也是临时性的,往往会带来不少的麻烦。重庆兔子灯饰,就因为创作者的临时性思维,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消耗:这样的巨型灯饰,无论是搭建还是拆除,都要付出不菲的人力和财力成本,而拆除的灯饰成了废品,物资回收站会参照废品的标准而非艺术品的标准或其采购、制作成本来衡量其价值,艺术品变废品,成了讽刺。
更重要的是,以这种方式冲上热搜,无论对于沙坪坝三峡广场还是重庆这座城市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在事件的整个过程中,大家发现了太多“槽点”,即便灯饰迅速被拆除,质疑之声都没有随之烟消云散,关于一拆了之是否会导致创作失去活力,从而影响寻求公共艺术多元化呈现的声音依然在网络上发酵,而这一切,都是创作者临时性思维引发的后果。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每一位艺术创作者都希望给作品打上自己的烙印,体现独一无二的辨识度,这无可厚非。兔子灯饰创作者的出发点或许是创新,是对传统的解构,但却忽略了一点:兔子在人们的心目中已形成了固有形象,如果将兔子灯饰弄成不伦不类的形象,从艺术的角度来讲,并不是一种创新,而是一种搞怪。即使是网络上最温和的批评,也认为这件灯饰“过于低幼,缺乏美的创意”。
诚然,在“美”与“丑”的判断上,可能有着明显的主观倾向性,每个人对每一件艺术品的定义和审美标准都不一样,但从社会学角度而言,兔子灯饰属于公共艺术品,而公共艺术品的一大功能就是提升城市品位,滋养民众审美。如果是艺术创作者自己展会上的作品,那以临时性思维创作是没什么问题的,即便得不到大众认可,最坏的结果无非是被雪藏。但这种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却不能挑战大众的审美习惯,如果过于追求个性化,甚至为了博出位、吸引眼球而故意挑战大众的审美习惯,带来的消极影响会很大。
平心而论,想要找到艺术个性与审美公共性的融合点并非易事,但对于灯饰这种公共艺术品来说,不能过度夸张,把“审美”变成“审丑”,否则,得不到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正如相关专家所言,想要避免类似重庆兔子灯饰“一拆一建”引发的争议,就需要创作者摒弃临时性思维,在设计源头上综合创意灵感、大众审美和公共情绪,使作品具备并实现公共艺术品的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