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宁
兔年春节,和传统热门游乐场所——餐厅、庙会、电影院、滑雪场、游乐园的人山人海相对照的,是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书店中的人头攒动。读书、看展、逛美术馆过大年已经成为一种新年俗,传递着新的文明风尚。即使除夕当天,省图依旧有读者专心阅读,年初三恢复开馆后,读者络绎不绝;辽博年味十足的“福兔迎春”活动备受追捧,“和合中国”主题文物展、“晋国六百年”“对望与凝视”观者如云,“对望与凝视”一度冲上热搜。
再看看全国,各大城市的美术馆、博物馆都准备了各具特色的展览及文化活动,春节选择在博物馆里过大年,读书看展过假期的人越来越多。
静心专心做“闲事”成为极度舒适的享受。春节是一年最长的假期之一,平日的上班族除了追求喜庆热闹,更渴望慢下来的放松——“闲到心闲才是闲”。赏名画,看古董,走进博物馆、图书馆,进入精神的桃花源,是安定富足后才会有的“闲情逸致”。
春节文博热,也是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的体现。早些年,一到春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公益机构,往往也同步放假。上班族平时没时间去的地方,假期想去看,多数“寻隐者不遇”。 如今,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不仅不打烊,还推出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有了逛的机会。7天假期,在辽博,常能看到外地旅游大巴载着满车的游客专程参观展览的景象。在各大春晚话题鏖战中,“对望与凝视”居然冲上了热搜,全凭参观者的热情追捧。
此外,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为学习交流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有了更多满足好奇心的机会和看世界的愿望。就像先民丰收后,会在北斗斗柄向东之时,格外感慨岁月有吐纳天地之情,因此有祈祷风调雨顺来年丰收的一系列举动,慢慢成为风俗。今天,我们春节所做的寻常事无非是祖先无数个岁末“那一刻”感到心安、欣喜的事漫长的积累。
进博物馆,去图书馆和书店,虽然目前还主要是在中心城市容易实现,但是,伴随着线上技术的发展、策展的多样,以及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来回乡过年也可以看文物、赏名画、听讲座。
千百年来,从庙堂祭祖祈福的庄严肃穆到民间贴春联、舞狮放炮烟火气十足的热闹;从打麻将放松身心到看展览、读好书陶冶情操——都是欢度春节,无需分出高下。在最重要的节日里,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对以往的得到感恩,对未来的奋斗期待,选择自己最爱的方式度过,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