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濂
每年正月,家乡人都要扭秧歌。忙了一年的农人,还有回家过节的打工人,总要扭扭腰肢,乐和乐和。家乡的秧歌很有特色,最有名的是跑旱船、踩高跷、耍龙灯,堪称三绝。
旱船是竹扎纸糊,饰以花卉图案、丝绦彩带,热闹又美丽。一老翁执篙撑船,一少妇驾船,两女子帮船,后跟一个浪里吧唧的老婆子。艄公领船,一班人踩着咚咚锵的鼓点儿,迈着急匆匆又稳当当的碎步,或前走,或后退,或绕圆场,或在原地踏步摇着身子,那船便显出或疾驰,或缓行,或遇险滩,或过激流,或搁浅,或停泊的模样。人们看它,真如在水上漂着一样。一会儿不急不慢地划一阵,蓦地,锣鼓声戛然而止,老艄公猛一用力,轻轻晃动竹篙,船头随之款款摇动,便拉开嗓子唱起来:“小小旱船下辽阳哇,装的芝麻和米粮哇……”村里的杨二爷,玩了一辈子旱船,每次都扮老艄公。那根竹篙,在他手里,能变换无穷花样,将船撑得刺棱棱跑,拨得滴溜溜转,将船划得仿如在浪里颠簸一般。他嗓子好,开口如撞钟一样,站在四周的人们听他的“旱船歌”最有趣,他能把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田里长的、屋里藏的都编进歌中,乡亲们都听迷了。
村里人嫌在地上扭秧歌不过瘾,便在腿上绑了三尺长的木棍,高高地扭。高跷的演出,多在村中的空地上,红男绿女扮着梁山伯祝英台、白娘子许仙,或孙悟空猪八戒,或着朝服、戴乌纱,着凤冠、裹青巾,近些年也有扮工农兵学商的,扮工的头戴前进帽、手拿锤子;扮农的头围白毛巾、手拿镰刀;扮商人的手拿算盘;扮学生的手拿一本书……各色人物神采奕奕,生龙活虎。踩高跷不能久站不动,必须频频抬步,以保持身体平衡。于是,那走法便有了“剪子股”“鏊三角”“四块玉”“五瓣梅”“泥鳅穿沙”“燕子摆柳”等多种花样。边走边唱,常常是一人唱、众人和。唱《呀呀油》,便步其尾声,接唱“呀儿哟,依儿哟”。唱《莲花落》,便帮腔齐唱“依吗哈,哈哈依吗莲花落”。如是反复多遍,委婉悠扬,余音不绝。那唱词,有表现庄稼人四季辛劳的,更多的是歌唱妙龄女子和年轻后生的爱情生活。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在腿上绑了木棍踩高跷的。须先抓着大树间扯的绳子,或扶着瓦屋的屋檐,战战兢兢地练。没几年的工夫,不敢上场演出。村里踩高跷最精彩的要数魏牛。他手脚利索,能走能扭,又能双脚蹦、单脚跳,更能上凳子、登椅子,在叠起的三张方桌上做戏,在观众的喝彩声里,倏地一个筋斗,双脚在空中画个圆,仍落在方桌上,紧接着,亮开嗓门儿唱《罗成叫关》。踩高跷少不了小丑,插科打诨,抓哏逗笑,整个场面便被搅得如一锅滚水似的活跃。
耍龙灯也叫舞龙灯,大多是在正月十五闹元宵之时。家乡的龙灯,据说龙头重30斤,龙尾重12斤,龙身长十二丈八尺,竹篾为骨架,张以素绸,青龙以靛青画鳞,白龙以银粉画鳞。单龙头上,便有12种颜色,角、耳、目、鼻、口、舌、齿、须,都有明显的质感,看去,威武强悍,又讨人亲近。舞龙时,每条需24个壮汉分两班轮换。舞龙全在龙头,龙头舞得好,一条龙便活了。单舞有闪、要、折穿、交、绞、旋、卷等十余种,步法也有跳、趋、蹉、趁、趱、踅、蹑、跃等十余种。舞起来,但见一条长龙或腾,或飞,或逶迤,或抖擞,舒卷自如,伸屈有致,仿佛正霭然行云,霎然作雨,使人似乎看见了闪电,感到了雷声,直觉着雨点子正向头顶砸来。正月十三开始,一连三天,只见舞龙人身上斜披大红彩带,上系18个铜铃铛,举起龙头,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每一挪步,每一晃膀,铃铛便咣啷啷、咣啷啷响,震得人心里麻。舞到高潮时,似乎忘掉了世界,也忘掉了自己,仿佛已和龙化为一体,不是在地上走,而是在空中飞,不是舞龙,而是龙在舞。看的人也似乎忘掉了世界,忘掉了自己,只知道一条活龙在眼前飞舞,仿佛自己也站在汹涌滚动的云团之中。记得那年元宵节,县里举办龙灯会演。村里人浑身是劲,舞龙人马一路呼啸进城。大街上舞一来回,舞得整个县城风起云涌,观者无不叫绝。从那时起,家乡舞龙出名了,后来还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咚咚锵,咚咚锵……家乡人已丰衣足食,生活富足,他们通过这欢快的节奏表现心中的快乐,他们也伴着这节奏走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