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年味儿”

辽宁日报 2023年01月17日

李海卉

在陶庵的童年记忆里,过年,“实在不过是赶热闹罢了”。看回忆录,常常会让人有恍惚感,仿佛被拉进了风云变幻的历史现场。那些满是细节的人生回望里,呈现的是时代浪潮中个体命运的辗转沉浮。《陶庵回想录》就是一本还原感极强的书,在作者肆意的抒写中,充斥着喧嚣与挣扎,但读者看到的仍然是文字观照下的岁月沉淀之美。

过年的仪式感拉满

陶庵饶有兴致地回忆童年时的过年场景,热闹得很。“三十日夜的吃,正月初一的穿。”过年,对于小孩子来说就是一个接一个的热烈节目。正月里除了有舂年糕裹粽子,最使小孩子兴高采烈的是看“灯头戏”。“我的连日连夜去看灯头戏,实在不过是赶热闹罢了。倒是戏台下的观众忽然有人往左或往右一挤,大家跟着挤过去挤过来的情景,既有些骇人又有些好看。”

春节仪式感是什么?“二十七扫房角,二十八扯猪脚,二十九糅粑坨,三十晚上全家乐。”幸福需要仪式感,传统的过年仪式给新春以充满希冀的开始,仿佛冬雪里小孩手中攥着的糖葫芦,火红晶亮,就是要甜得耀眼。

祥瑞中国美好寓意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诗人陆游在除夕前夜赶写迎春的桃符,面前的半盏屠苏酒还未及举杯。饮屠苏酒是古人的过年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共饮屠苏草浸泡的酒,据说能驱邪避瘟。

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众多祥兽不断被艺术加工、想象再造,并被建于官府的建筑中,希望起到避灾祈福的作用。北京作为历史古都,传承了中国古老的神兽文化,这些形形色色的神兽在都城的建筑、雕塑中腾跃着矫健的身影,也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图腾。

《祥瑞中国》一书就展现了作者对帝都恢宏建筑艺术的理解,我们不妨随着作者的视线看过去。天安门的石狮子、皇极门外的九龙壁、养心殿的甪端、大通桥的镇水兽……这些代表吉祥如意的神兽也是古都文化重要的组成。书中160余幅彩绘作品,把北京中轴线及运河水系代表性神兽的真实现状还原出来,以艺术方式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在这样喜庆祥瑞的节日里,一起看看古建筑上的神兽们都有怎样的寓意,也是别有一番趣味的。

节日餐桌不止美食

过年,最重要的仪式就是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了。节日餐桌,不止美食那么简单,舌尖也是个大舞台。提到中式料理,我们马上就会想到东坡肉、烤乳猪、糖醋排骨……其实古人对吃肉的兴致没有那么浓,却常吃生鱼。纵观历史,人们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餐桌上的中国史》就记录了关于中华饮食的发展史。

《餐桌上的中国史》以中国的历史演进为主轴,以中国菜肴为主角,探索中华饮食背后的渊源,透过一道道菜肴品读一个朝代的经济、科技、农业发展程度,以及每个朝代留下的文化成就。作者用通俗的笔调展现了在时代变换、王朝更替、民族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历史中,中华美食文化的不断演变。

现代菜肴传承了多少古代传统?学者张竞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察。比如“鱼翅”一词,早在1596年前后刻印的《本草纲目》里已有记载,但详细的烹饪方法,则是到了清初,在经学家朱彝尊所著的《食宪鸿秘》里才有相关的记录。现在,人们习惯把燕窝、鱼翅放在一起说,而实际上,这两种菜肴出现的时间相差甚远。张竞在《餐桌上的中国史》中论述,元代的烹饪书里出现过燕窝、海参,却没有提到鱼翅。他推断,鱼翅一菜,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的时间,大约可以推断是清代之后。

另一个佐证是袁枚的《随园食单》里多次提到鱼翅,其中甚至有几处嘲笑人们错误的烹饪方法。身为诗坛盟主的清代文学家袁枚,是位不折不扣的美食家,他所著的《随园食单》是其40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他以随笔的形式,细腻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记述了中国曾经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随园食单》是清代的饮食名著,也是今天的美食家们必读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