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过硬科技攻关实力叫响“鞍钢制造”

——记辽宁“时代楷模”、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海工用钢研究所船用钢研究室主任严玲(下)
辽宁日报 2023年01月14日

本报记者 刘家伟

“她身上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勇于挑战自我,执着于高端新钢种的研发。”身边同事这样评价严玲。

船舶和海洋工程用钢是鞍钢创效的拳头产品。作为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严玲始终准确把握方向,带领研发团队全身心投入造船海工领域“卡脖子”产品技术攻关,不断提高鞍钢产品附加值、增加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新鞍钢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科技力量。

然而,高端钢种研发过程绝非坦途。每次新产品研发,对严玲及其团队成员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严玲和团队坚定必胜信念,凭着严谨科学的态度、敢闯敢试的勇气、拼搏进取的精神,交出一份份完美答卷。2014年,大型集装箱船市场需求逐渐增大,而建造这种船的高强超厚止裂钢板只有国外两家公司能够生产。

为打破国外产品垄断和技术封锁,鞍钢迅速任命严玲为项目负责人,要求短时间、高质量完成集装箱船用高强超厚止裂钢板研发任务。“跟钢”是新钢种研发的必要环节。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钢材生产到哪儿就要跟到哪儿,确保随时根据现场情况做出相应工艺技术调整。

在钢铁研究院,严玲最早接触的人是师傅徐建国——一位严谨认真的老科研人。只要有试验,无论多晚,徐建国都会带上严玲,跟踪每一块新研发钢板的生产,研究每一个技术参数,让她明白“跟钢”的重要性。许多年过去,徐建国早已退休,可他那句“搞科研必须深入一线”的叮嘱,严玲一直铭记在心中。

在集装箱船用高强超厚止裂钢板研发过程中,针对摸清工艺参数,严玲带领研发团队成员连续几周进行24小时“跟钢”,苦苦寻找打破技术瓶颈的方法。为找出止裂钢性能波动原因,团队成员历时8个多月,摸排了所有关键工序和几十个工艺参数,反复对比分析,不断进行优化。

最终,严玲带领团队通过打破多项关键技术瓶颈,开辟新的使用场景,创造全新的控制理论,在国内首次开发出全系列大厚度超高强止裂钢板,并通过多国船级社认证,啃下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2016年7月,鞍钢在与国际知名企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斩获包括止裂钢在内的大连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两艘2万箱超大型集装箱整船用钢供货订单,实现了这一高端船型的首次国产化示范应用。

此后,鞍钢又独家供货世界首艘2.4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等,实现该型号钢板全面国产化应用,并且鞍钢供货的止裂钢板宽度、厚度均是国外公司所不能生产的极限规格,为我国真正实现“国船国材建造”作出重要贡献,在世界再次叫响“鞍钢制造”。

“那段时间,我脑子里想的全是止裂钢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分析,就连做梦都是在看钢板内部组织。”回忆那段研发岁月,严玲感慨万千。

鞍钢股份中厚板事业部轧钢工田宇深有感触地说,严玲“跟钢”与其他人不同,是从坯料装炉加热、轧制一直跟到成品热处理、划样和剪切,贯穿生产全过程,“每一道工序她都紧跟不放,还会跟我们交代温度如何控制,并一起研讨轧制步骤,这种一丝不苟、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等不来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根本还是自主创新。”一路走来,严玲对这句话理解得愈加深刻。

回忆起攻克油船货油舱用耐腐蚀钢板工业生产技术难题的艰难处境,严玲记忆犹新,“那个时候,国内在货油舱用耐蚀钢的材料体系、生产技术这些方面完全是空白,没有任何资料可以查,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很多人都说,我们的项目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严玲偏偏不信邪,她带领团队深入调研,从基础研究入手,揭示出低碳钢在货油舱环境下的腐蚀机理。结合鞍钢集团装备与工艺条件,严玲和团队成员探索出全新的耐蚀成分体系、关键特性相匹配的制造工艺。

“仅在实验室,我们就做了近20炉的小炉冶炼,又进行了10余轮、近2000吨的工业化试验,检验、分析与评价了上千件试制样品。”严玲说,科技攻关的过程虽然异常艰辛,但面对成功开发出的系列油船用耐腐蚀钢板,造船工艺性和各项性能指标显著优于国际同类产品的成果时,大家觉得一切都值了。

近年来,严玲共主持研发出九大系列200多个船板海工品种,形成20项独有关键技术,53个关键品种填补国内空白,国内和全球首发产品6项,累计创效4.6亿余元。在她和研发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不懈奋斗下,鞍钢已成为我国认证品种最全、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造船用钢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