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财政管理基础 交出国家财政“明白账”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详解2023年起实施的《财政总会计制度》
辽宁日报 2022年12月23日

财政总会计制度是财政管理重要基础性制度,是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提升国家财政治理效能的坚实保障。近日,财政部制定印发《财政总会计制度》,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新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将发挥哪些功效?新华社记者采访了财政部有关负责人。

新出台的《财政总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这位负责人介绍,《财政总会计制度》在一个制度下建立“预算会计科目体系”和“财务会计科目体系”,适度区分现行总会计制度的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功能,建立“双功能”(预算会计功能和财务会计功能)、采用“双基础”(收付实现制基础和权责发生制基础)、支撑“双报告”(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开展总会计核算。

一是保持“预算会计”科目体系稳定,实行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保留现行制度收入、支出,以及与预算结余相关的科目。在此基础上,新增了“资金结存”科目,建立预算结余与库款及专户资金对应关系。

二是增设“财务会计”科目体系,实行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改造现行制度会计科目,以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为会计要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股权投资、政府债券等资产负债事项核算。

三是对两套科目实行“平行记账规则”,即对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进行预算会计核算的同时也应当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四是重新设计了会计报表体系,以保证两套科目数据有效衔接,预算会计编制生成预算执行情况表,财务会计编制生成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现金流量表、本年预算结余与本期盈余调节表。

据介绍,为验证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财政部先期在河北、海南、陕西、山西、广东、四川6个省份开展制度试点。“试点运行顺畅,达到预期效果。”这位负责人说,试点地区均已实现常态化平行记账。试点地区反映,新制度全面支撑财政预算管理需要,夯实了财政财务管理基础,验证了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勾稽关系合理。

对于新制度发挥的积极作用,这位负责人介绍,《财政总会计制度》实施坚持目标导向,着力健全财政收支、资产负债、净资产核算体系,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有效衔接部门和单位会计,助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财政资源统筹等改革事项。具体来看,新制度将发挥四方面积极作用。

一是推进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统一。新制度施行后,除特殊领域外,政府财政和政府单位两个层面会计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将进一步夯实决算报告、财务报告等核算基础,为开展政府信用评级、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防范财政风险等提供有力支撑,有利于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二是适应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改革需要。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可以直接从总会计账提取相关数据,有利于实现账表数据衔接,提升报告编制质量。

三是适应预算管理一体化管理要求。预算一体化管理全面运行实施后,全国各级财政总会计要素统一,相关会计报表数据可实现自动提取,总会计的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提升政府财政资产负债、收入费用信息核算质量,有力支撑财政预算、执行、决算、负债、资产管理各环节贯通。

四是进一步理顺资产、负债科目。财务会计的资产或负债,是政府财政作为会计主体开展财政经济活动产生的经济事项,不包含政府部门和单位以及各类国有企业的资产或负债。新制度进一步清晰界定了资产和负债种类。

“颁布实施《财政总会计制度》,建立健全具有现代财政制度特色的总会计制度体系,有利于强化新时代财政核算报告、预算监督、风险防范,促进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向人民交一本‘明白账’。”这位负责人说。

记者 申 铖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