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九届东北杂技论坛”上,专家学者提出——

杂技既要技惊人更要情感人

辽宁日报 2022年12月16日

《旗帜》以杂技主题晚会的形式,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华。(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杨  竞

如何用艺术跨界、舞台综合的审美创意推动当下杂技的发展与创新?日前,由中国杂技家协会、辽宁省文联、吉林省文联、黑龙江省文联主办的“第九届东北杂技论坛”在线上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河北等地的杂技界专家围绕如何让古老的杂技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如何用杂技艺术诠释红色题材、如何用杂技书写当代精神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专家学者的相关阐释与学术交流对当下杂技艺术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创排杂技剧

不能仅停留在“炫技”上

杂技艺术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杂技在汉代称为“百戏”,隋唐时叫“散乐”,唐宋以后为了区别于其他歌舞、杂剧,才称为杂技。今天的杂技艺术不再是单纯地“炫技”,创排杂技剧已成为我国杂技艺术领域的新趋势。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董迎春认为,杂技节目(剧目)创作要更加重视跨界审美和主题表意,显“技”于“意”,使艺术跨界与舞台综合,形成杂技舞台的“综合审美”,也就是说技要高,故事也要好,既要技惊人,又要情感人。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比赛上,沈阳杂技演艺集团获金菊奖的《双人升降软钢丝》之所以深受专家、观众的喜爱和好评,不仅仅是因为在动作技巧上进行了大胆尝试,更是在思想立意上大胆创新——以杂技讲故事,让杂技贴近生活。《双人升降软钢丝》讲述的是一名电网工人把光明送进千家万户的故事,情节中融入了父子情,从小家切入,延展到家国情怀,唱响了劳动者的奋斗之歌。表演形态上《双人升降软钢丝》更是有新的突破,突破了传统软钢丝表演形态,首演了“双人抱顶”“双人肩顶”“双人大摆翻下”等高难技术动作,尚属世界首创,堪称“杂技界天花板”。

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认为,中国杂技已经发展成以杂技艺术为核心,集其他艺术形式于一体的富有后现代意味的新型艺术模式。

用杂技剧讲故事,特别是用杂技剧讲红色题材故事是当下我国杂技艺术领域的新趋势。近年排演的杂技剧《战上海》《渡江侦察记》《铁道英雄》《英雄虎胆》《山上那片红杜鹃》《旗帜》《忆·华年》等均取得不俗的市场表现,以杂技艺术形式讲述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成为杂技艺术的探索之举。

辽宁省杂技家协会主席安宁说,这些红色题材杂技剧很好地解决了“技”与“剧”的冲突问题,没有用传统的杂技节目进行生搬硬套的串联,而是把杂技节目打碎了,让杂技表演为剧情服务、为剧中人物服务,从而达到了杂技与戏剧表演的完美融合。像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创排的《忆·华年》就是以一位杂技艺术家——“我”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将车技、软钢丝、柔术、高椅、蹬鼓等曾获国内外金奖的杂技节目与百年间沈阳故事进行了巧妙融合,在“我”的口述回忆中徐徐展开一幅百年间沈阳故事的图景。

杂技应该

朝着讲好故事的方向发展

当代杂技艺术走近群众的形式需要不断创新。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王露霞认为,在形式上,杂技的艺术性和戏剧的故事性相结合。在审美上,杂技要关照人们的情感诉求和精神世界。比如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创排的大型当代杂技剧《化·蝶》,已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城市进行了数十场展演,它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国民间传说和东方情感故事为基础,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而辽宁省杂技家协会组织创作的魔术节目《汉乐神韵》,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以汉魏时期辽阳壁画墓群中“百戏歌舞”的场景为蓝本,综合运用魔术、杂技、舞蹈等极具观赏性的多元化表演,生动再现了古壁画中歌舞繁盛的场景,让观众在品味艺术的同时,真正领略到辽宁大地古代文化艺术的持久魅力及我省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创新能力。

当下杂技节目创演也出现同质化现象,但可喜的是,随着杂技领域品牌意识增强,杂技艺术创演从音乐、道具、服装、舞美到戏剧大多呈现独创性、独特性,实现了“一戏一品”的艺术追求。

在多元艺术形式影响下,杂技如何以超强艺术感染力为观众呈现丰富绚丽的舞台艺术?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柴莹说,从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作品来看,当下杂技创作有如下趋势:一是获奖节目多以多人表演的大型节目为主,参赛趋势可能更倾向于大型节目;二是在上届金菊奖比赛中,一些杂技节目已经开始朝着讲故事的方向发展,但能将故事完整讲出、表达清楚的依然较少,而本届的参赛节目更多是意象类的表达,创新点主要在于技艺的突破,作品的结构依然是为技艺服务的;三是参赛节目中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较少。

论坛上,任娟、于海博、张东帅、王冠、关婷元、符蓉、童孟遥等专家还以《“文化自信”角度谈杂技的现代化重构》《“形神兼备”说视域下的杂技剧艺术观察》《守正创新,建构更多中国魔术的典型形象》为题为中国杂技发展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