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位一体”推进创新环境建设

辽宁日报 2022年11月15日

董晓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中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格外重视自主创新,格外重视创新环境建设,努力提升我国产业水平和实力,推动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制造强国转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辽宁创新环境建设,全面塑造振兴发展新优势,加快推进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

构建良好创新生态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伴随经济发展以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优化创新生态成为迫切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是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抓手,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和水平,以良好的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首要任务就是加快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因此,我省要积极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深化体制改革。要继续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支撑力度;要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健全高校和科研院所分类考核、多元评价、中长期绩效评价等制度,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积极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要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格局。

要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同时完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知识产权制度、协同创新机制等,转变科技管理职能,实现以政策、服务等间接引导为主,给予创新生态自我调节、自我循环的成长空间。一方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科技成果本地产业化。构建以企业为“盟主”的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一批中试基地,提升中试能力,推动科技成果对接产业需求转移转化。另一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继续围绕科技型企业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等方面优化营商环境,相关部门要制定好准入机制、金融支持、知识产权等全链条保护改革配套措施,为推进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同时,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融合发展,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和水平。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

推动创建科技创新高地

创新平台是“三位一体”推进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我省加快创新平台建设要做到三个方面。

一是要抢抓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机遇,争取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基础科学研究中心落户辽宁。要高标准建设辽宁材料实验室、辽宁智能制造实验室和辽宁精细化工与催化实验室等,积极打造产出重大原创成果、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同时要瞄准前沿领域,争创20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创建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进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二是充分发挥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综合优势。一方面,赋予辽宁实验室选人用人自主权,鼓励引进高层次人才。发挥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学科、人才队伍、科研基础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紧盯产业培育和企业需求,加快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赋能步伐,发挥辽宁在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和工业基础软件等领域的产业底蕴及科技优势,解决一批“卡脖子”难题,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辽宁智慧。

三是提升创新产业园区、示范区等区域创新平台的成果转化能力。着力推进沈阳浑南科技城建设,依托辽宁材料实验室、辽宁辽河实验室、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打造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动机、新经济发展的示范区,为辽宁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着力推进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建设,推动形成重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球领先的洁净能源创新中心、高端创新要素汇聚枢纽、前沿新兴产业培育策源中心。

积蓄人才力量

为创新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因此,推进辽宁创新环境建设要大力引进集聚高端人才,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建设更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营造爱才、识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打造国家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要根据实际需要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发挥企业作用,促进人才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打造拴心留人的人才发展环境,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安居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养老等 “保姆式”服务。

要推动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持续立足优势产业、优势领域引育人才,以“带土移植”方式一体引进项目、团队和技术;坚持需求导向,围绕冶金、石化、装备制造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提出攻关需求,实行“揭榜挂帅”,以高端项目引进高端人才,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企业对接,逐步构建高端人才、复合人才、产业工人等多层次的人才队伍。

(作者系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工商管理教研部教授)